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灌注技术的高性能水下抗爆混凝土防护层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基于灌注技术的高性能水下抗爆混凝土防护层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灌注技术的高性能水下抗爆混凝土防护层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拦水构件将涉水建筑物的待防护面围住,从而隔离外部水体,拦水构件与待防护面间隔一定距离;步骤2.采用抽水设备将被隔离在拦水构件与涉水建筑物的待防护面之间的水体抽干;步骤3.采用灌注技术将含有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的水下速凝混凝土填充进拦水构件与待防护面之间,使水下速凝混凝土与待防护面紧密结合,从而在待防护面上形成抗爆混凝土防护层,其中,每立方米水下速凝混凝土包含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58.5kg~195kg,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为经过硅烷偶联剂G‑570改性处理的空心玻璃微珠。本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涉水建筑物的抗爆性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湖北;42
申请人: 武汉大学
发明人: 王高辉;高乔裕;卢聆江;谢蓝依;赵烨;刘合睿;王浩;袁晶晶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3-1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1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178663.5
公开号: CN110016893A
代理机构: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俞琳娟
分类号: E02B3/26(2006.01);E;E02;E02B;E02B3
申请人地址: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灌注技术的高性能水下抗爆混凝土防护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拦水构件将涉水建筑物的待防护面围住,从而隔离外部水体,拦水构件与所述待防护面间隔一定距离; 步骤2.采用抽水设备将被隔离在所述拦水构件与涉水建筑物的待防护面之间的水体抽干; 步骤3.采用灌注技术将含有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的水下速凝混凝土填充进所述拦水构件与所述待防护面之间,使所述水下速凝混凝土与所述待防护面紧密结合,从而在所述待防护面上形成抗爆混凝土防护层, 其中,每立方米所述水下速凝混凝土包含:速凝填充材料235~270kg,粉煤灰395~470kg,水540~630kg,砂5~165kg,石子0~160kg,絮凝剂10~12.5kg,所述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58.5kg~195kg, 所述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为经过硅烷偶联剂G-570改性处理的空心玻璃微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灌注技术的高性能水下抗爆混凝土防护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速凝填充材料包含:硫铝酸盐、氧化钙及硫酸钙,并且质量比依次为3~6:1.6~2.4:1, 所述速凝填充材料的掺量在2%~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灌注技术的高性能水下抗爆混凝土防护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砂的细度模数为2.5~3.5,所述石的粒径为5~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灌注技术的高性能水下抗爆混凝土防护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絮凝剂为改性UWB型絮凝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灌注技术的高性能水下抗爆混凝土防护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在50~80μm之间,掺和量体积率为15%~50%,真密度为0.5~0.8g/cm3,堆积密度应达到0.35g/cm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灌注技术的高性能水下抗爆混凝土防护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空心玻璃微珠内填充气体为CO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灌注技术的高性能水下抗爆混凝土防护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所述步骤1中,采用的所述拦水构件是由钢套筒拼接而成,且底部用速凝砂浆封堵。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