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轻量化货车车厢总成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化货车车厢总成,包括前车厢板、后车厢板、侧车厢板与车厢底板,所述侧车厢板包括侧板边梁与围设于侧板边梁之内的侧板本体,在所述侧板边梁与侧板本体之间还设置有过渡连接块,该过渡连接块的截面呈倒U字形,在所述过渡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侧板本体相适应的容置槽,所述侧板本体的侧边缘伸入该容置槽内,且所述侧板本体的侧边缘与所述过渡连接块的内侧壁焊接固定,所述过渡连接块与所述侧板边梁的侧壁焊接固定。其显著效果是:避免了焊接时对母材削弱,提高了车厢底板的整体强度;提高了车厢底板的抗形变能力。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重庆;50 |
申请人: |
重庆南涪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何峰;陈世远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7-1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1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654921.2 |
公开号: |
CN110341813A |
代理机构: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分类号: |
B62D33/023(2006.01);B;B62;B62D;B62D33 |
申请人地址: |
408000 重庆市涪陵区鹤凤大道43号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A区2号厂房 |
主权项: |
1.一种轻量化货车车厢总成,包括铝制的前车厢板、后车厢板、对称设置的侧车厢板与车厢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车厢板包括侧板边梁与围设于侧板边梁之内的侧板本体,在所述侧板边梁与侧板本体之间还设置有过渡连接块,该过渡连接块的截面呈倒U字形,在所述过渡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侧板本体相适应的容置槽,所述侧板本体的侧边缘伸入该容置槽内,且所述侧板本体的侧边缘与所述过渡连接块的内侧壁焊接固定,所述过渡连接块与所述侧板边梁的侧壁焊接固定; 所述车厢底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底板横梁与底板纵梁,在所述底板横梁与底板纵梁的上方设置有铝制第一底板体与第二底板体,在所述第一底板体的底部一体挤压成型有加强梁,该加强梁与所述底板横梁平行设置,在相邻的两块所述第一底板体之间设置若干所述第二底板体,所述第一底板体与第二底板体之间以及相邻两块第二底板体之间均采用摩擦焊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纵梁下部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凸缘;在所述加强梁上开设有与所述底板纵梁尺寸相适应的缺口,所述底板纵梁卡设于所述缺口内,且所述加强梁的下表面与所述凸缘的下表面齐平,所述加强梁的下表面与所述凸缘的下表面采用摩擦焊方式焊接固定,所述加强梁与底板纵梁的其余接触部分采用氩弧焊方式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货车车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体与加强梁的截面呈T字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底板体形成该T字形结构的横向部分,所述加强梁形成该T字形结构的竖向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货车车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体与第二底板体均采用双层铝板结构,在双层铝板之间形成有支撑壁,该支撑臂将所述第一底板体与第二底板体分割成多空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货车车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体与第二底板体均采用多空腔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货车车厢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车厢板与后车厢板之间的车厢底板的两侧分别相对设置有多根立柱,在前车厢板与立柱之间、相邻两根立柱之间以及立柱与后车厢板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有侧车厢板,在所述车侧车厢板的上方均设置有防护栏,该防护栏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前车厢板和立柱/两根相邻立柱/立柱和后车厢板相连接;在相对设置的两根所述立柱之间还连接有限位杆,该限位杆连接于所述立柱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量化货车车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车厢板的底部与所述车厢底板之间通过铰链铰接,所述侧车厢板的顶部通过卡扣与卡子的方式和前车厢板或立柱或后车厢板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量化货车车厢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护栏的顶部均开设有插孔,在两个所述防护栏之间跨设有雨棚支撑杆,所述雨棚支撑杆的底部插设于所述插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量化货车车厢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厢底板底部的两侧分别连接有防撞架与挡泥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货车车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呈倒T字形,所述缺口的纵向部分与所述凸缘上方的底板纵梁相适应,所述凸缘下方的底板纵梁凸出于所述加强横梁的下表面设置,所述缺口的横向部分与所述凸缘相适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货车车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上开设有与所述缺口横向部分相适应的让位槽,当所述底板纵梁卡设于所述缺口内时,所述让位槽的内壁与所述缺口横向部分的内壁相接触。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