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长江镇江段尹公洲航段单船通过能力研究
论文题名: 长江镇江段尹公洲航段单船通过能力研究
关键词: 长江镇江段尹公洲航段;瓶颈航段;单船通过能力;数学模型
摘要: 尹公洲航段具有弯曲、狭窄、船舶流量大、多分汊河口、水流流态紊乱等特点,决定了整个长江下游船舶的通过能力和航行效率,制约了大型船舶安全通过尹公洲航段,成为限制长江航运发展的“瓶颈航段”。一旦发生重大水上交通事故,可能造成航道阻塞,使长江和京杭运河的航运在镇江段被迫中断,造成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为适应当前航运发展的需要,科学地利用尹公洲航段的通航条件,有必要对长江尹公洲航段的通航环境与单船通航能力通过进行科学论证,为海事管理部门对大型单船通过尹公洲航段提供科学监管依据。 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对尹公洲航段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和航道条件的分析,结合航道的实际特点,建立船舶航行漂移量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计算出尹公洲航段可通过单船的最大尺度,并应用船舶模拟仿真的方法,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对比,从而验证改研究成果具有实践性和普遍性。 本课题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概述:主要介绍课题的来源与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总体思路。 二、影响航道通过能力的要素分析:对尹公洲航段的气象条件、水文条件、航道条件和主要通过船舶的类型和尺度进行分析,为建立船舶航行漂移量数学模型和船舶航迹带宽度计算提供数据依据。 三、航道通过能力数学模型的建立:根据尹公洲航段的实际特点,建立顺直航道和弯曲航道船舶漂移量的数学模型,分别计算出不同水位期航道有效宽度和航道水深对船舶通过能力的限制。 四、船舶仿真模拟研究:通过不同典型船舶通过尹公洲航段的仿真模拟研究,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试验得到尹公洲航段限制通航的船舶尺度,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验证该研究成果具有实践应用价值。五、研究结论:通过理论计算与仿真模拟研究的成果,综合分析船舶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尹公洲航段可通过的典型海船的最大长度、宽度、吃水及相应的安全措施。
作者: 王红兵
专业: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导师: 郭国平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年度: 2008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