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混凝土灌注桩桩头构造及破桩方法
专利名称: 混凝土灌注桩桩头构造及破桩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构造及破桩方法,所述混凝土灌注桩内预埋钢筋笼,所述桩头构造包括:内护筒,所述内护筒轴向设于所述钢筋笼内以隔离所述钢筋笼的主筋与所述主筋内侧的待浇筑桩头混凝土,所述内护筒的底缘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用于隔离所述底板上下两侧的待浇筑混凝土,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用于灌注所述待浇筑混凝土的通孔;套设于所述钢筋笼外侧的外护筒,所述外护筒与所述内护筒之间的间隙形成钢筋笼主筋的定位夹层,所述定位夹层内穿置有所述钢筋笼的主筋;分裂机,用于分离所述底板上侧的混凝土与所述底板下侧的混凝土。本发明桩头构造破除后的桩头平整度好,桩头混凝土与内护筒可整体移除,所述内护筒及外护筒可以重复利用。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上海;31
申请人: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咏恩;李文茂;腾开宜;李维;赵彬兵;赵恒;胡鹏;王壮壮;廖璇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7-12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0-2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630629.7
公开号: CN110359453A
代理机构: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曾耀先
分类号: E02D9/00(2006.01);E;E02;E02D;E02D9
申请人地址: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世纪大道1568号27层
主权项: 1.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构造,所述混凝土灌注桩内预埋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头构造包括: 内护筒,所述内护筒轴向设于所述钢筋笼内以隔离所述钢筋笼的主筋与所述主筋内侧的待浇筑桩头混凝土,所述内护筒的底缘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用于隔离所述底板上下两侧的待浇筑混凝土,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用于灌注所述待浇筑混凝土的通孔; 套设固定于所述钢筋笼外侧的外护筒,所述外护筒与所述内护筒之间的间隙形成钢筋笼主筋的定位夹层,所述定位夹层内穿置有所述钢筋笼的主筋,所述外护筒的底缘固定有底模,所述底模上间隔开设有供所述主筋穿置的通孔,所述底模用以隔离所述底模上下两侧的待浇筑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灌注桩桩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层的顶部封堵以防止混凝土进入所述定位夹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灌注桩桩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层内填充有木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灌注桩桩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筒上固定有吊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灌注桩桩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呈环形,所述底模的内侧与所述内护筒的外壁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灌注桩桩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梯形孔,所述底模通过所述梯形孔间隔形成多个锯齿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灌注桩桩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筒、所述外护筒分别与用于吊装所述钢筋笼的吊筋固定。 8.一种混凝土灌注桩的破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钢筋笼及内护筒,将所述内护筒轴向设于所述钢筋笼内,所述内护筒用以隔离所述钢筋笼的主筋与所述主筋内侧的待浇筑桩头混凝土,所述内护筒的底缘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用于隔离所述底板上下两侧的待浇筑混凝土,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用于灌注所述待浇筑混凝土的通孔; 吊放钢筋笼及所述内护筒至混凝土灌注桩的浇筑位置,并在所述钢筋笼外侧采用外护筒进行桩外侧封模,所述外护筒与所述内护筒之间界定形成钢筋笼主筋的定位夹层,所述外护筒的底缘固定有底模,所述底模上间隔开设有供所述主筋穿置的通孔,所述底模用以隔离所述底模上下两侧的待浇筑混凝土; S2:通过所述通孔进行灌注桩混凝土的浇筑,直至超灌至桩顶标高; S3:待混凝土初凝后挖除灌注桩四周土方,拆除所述外护筒; S4:沿所述底板下方分离出桩头混凝土并将所述桩头混凝土与所述内护筒移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灌注桩的破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还包括在所述定位夹层内填充木屑及在所述定位夹层的顶部设置封堵部,所述木屑延伸至所述定位夹层的底缘。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灌注桩的破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内护筒上设置吊环。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