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铁路运输一直是我国综合运输的骨干,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铁路建设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其建设规模和速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但我国铁路网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却远远落后于其建设速度,如铁路网建设的合理规模、等级配置、详细布局、建设时序等基本问题都没有一套准确、系统的方法来解决,这对我国铁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并造成了国家资源和资金的极大浪费。因此对铁路网规划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交通区位论和经济地理学作为研究区域交通网络的基本理论,结合交通区位论对区域交通网络、交通节点和交通区位线这三者的产生、功能和作用等级的分析研究,提出以可达性作为铁路网中城市和线路本体属性的体现。结合上述理论定义了可达性指标体系,以分形理论和图论为基础建立了区域铁路网可达性模型,并以该模型作为定量研究区域路网相关问题的方法。其中包括了城市可达性等级模型和线路可达性等级模型,分别用于反映区域铁路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相关关系和线路在区域铁路网中的等级地位。最后应用该可达性模型对东北地区铁路网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本文研究建立的可达性模型为区域铁路网规划、建设及评价提供了一种定量判断的方法和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