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智能制造生产线多尺寸工件用二级自动整料上料装置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制造生产线多尺寸工件用二级自动整料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呈立状布置的A活动板和B活动板、以及位于A活动板与B活动板之间呈立状布置的固定板,A活动板的板顶面与B活动板的板顶面呈台阶状布置:固定板沿板高方向限位安装在机架上,A、B活动板分别沿板高方向滑动安装在机架上;A活动板、固定板、B活动板沿板厚方向依次呈贴靠状布置;机架上还设置有调位机构,调位机构用于分别调节A活动板、B活动板沿a方向靠近/或远离固定板;A活动板的板顶面、B活动板的板顶面和固定板的板顶面均设置成宽度可调式结构。本发明能够满足多种尺寸的工件的上料需求,有利于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和提高产线的生产效率。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安徽;34 |
申请人: |
安徽中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胡发贵;陈赛飞;邓萌萌;王光辉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7-2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22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689692.8 |
公开号: |
CN110356814A |
代理机构: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蕾 |
分类号: |
B65G47/14(2006.01);B;B65;B65G;B65G47 |
申请人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创新产业园G3栋3楼 |
主权项: |
1.一种智能制造生产线多尺寸工件用二级自动整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呈立状布置的A活动板(140)和B活动板(150)、以及位于A活动板(140)与B活动板(150)之间呈立状布置的固定板(160),A活动板(140)的板顶面与B活动板(150)的板顶面呈台阶状布置:固定板(160)沿板高方向限位安装在机架上,A、B活动板(150)分别沿板高方向滑动安装在机架上,A活动板(140)的板顶面、B活动板(150)的板顶面和固定板(160)的板顶面处于如下两种装配状态: A活动板(140)的板顶面与固定板(160)的板顶面呈顺延布置的状态1; B活动板(150)的板顶面与固定板(160)的板顶面呈顺延布置的状态2; A活动板(140)的板厚方向、B活动板(150)的板厚方向和固定板(160)的板厚方向均与a方向保持一致,A活动板(140)、固定板(160)、B活动板(150)沿a方向依次呈贴靠状布置; 机架上还设置有调位机构,调位机构用于分别调节A活的动板(140)、B活的动板(150)沿a方向靠近/或远离固定板(160); A活动板(140)的板顶面、B活动板(150)的板顶面和固定板(160)的板顶面均设置成宽度可调式结构,A活动板(140)的板顶面宽度方向、B活动板(150)的板顶面宽度方向和固定板(160)的板顶面宽度方向均与a方向相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多尺寸工件用二级自动整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A活动板(140)包括沿a方向依次布置的A1活动板体部(141)、A2活动板体部(142),A1活动板体部(141)的顶部与A2活动板体部(142)的顶部之间设置有A支撑件(170),A支撑件(170)构成所述A活动板(140)的板顶面;B活动板(150)包括沿a方向依次布置的B1活的动板体部(151)、B2活动板体部(152),B1活动板体部(151)的顶部与B1活动板体部(151)的顶部之间设置有B支撑件(180),B支撑件(180)构成所述B活动板(150)的板顶面;固定板体部(161)包括沿a方向依次布置的两个固定板体部(161),两个固定板体部(161)的顶部之间设置有C支撑件(190),C支撑件(190)构成所述固定板(160)的板顶面; 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调厚机构,调厚机构用于调节A1活动板体部(141)与A2活动板体部(142)之间、B1活动板体部(151)与B2活动板体部(152)之间、以及两个固定板体部(161)之间的间距; A活动板(140)的板顶面的宽度随A1活动板体部(141)与A2活动板体部(142)之间的间距变化而适应性调节,B活动板(150)的板顶面的宽度随B1活动板体部(151)与B2活动板体部(152)之间的间距变化而适应性调节,固定支撑面的宽度随两个固定板体部(161)之间的间距变化而适应性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多尺寸工件用二级自动整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A活动板(140)的板宽方向、B活动板(150)的板宽方向和固定板(160)的板宽方向均与b方向保持一致,A活动板(140)的板高方向、B活动板(150)的板高方向和固定板(160)的板高方向均与c方向保持一致; 两个固定板体部(161)沿a方向滑动安装在机架上,A2活动板体部(142)、B1活动板体部(151)分别沿c方向与两个固定板体部(161)构成滑动装配; 调位机构包括调位轴(610),调位轴(610)的轴向与a方向一致;调位轴(610)上沿其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旋向相反的A调位丝杆段(611)、B调位丝杆段(612); 机架上还设置有两个活动安装架(700)、两个升降架(800),两个活动安装架(700)分别与A调位丝杆段(611)、B调位丝杆段(612)构成丝杆螺母配合连接,两个活动安装架(700)分别沿a方向滑动安装在两个升降架(800)上; A活动板(140)、B活动板(150)分别对应安装在两个活动安装架(700)上,A1活动板体部(141)和A2活动板体部(142)均与对应的活动安装架(700)沿a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B1活动板体部(151)和B2活动板体部(152)均与对应的活动安装架(700)沿a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转动调位轴(610)调节A活动板(140)与B活动板(150)相互靠近/远离,同时带动两个固定板体部(161)相互靠近/远离; 两个升降架(800)分别与升降驱动机构相连,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使两个升降架(800)同步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多尺寸工件用二级自动整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A1活动板体部(141)与A2活动板体部(142)之间通过长度可调的A连接组件连接,A连接组件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A1、A2活动板体部(142)相连,B1活动板体部(151)与B2活动板体部(152)之间通过长度可调的B连接组件连接,B连接组件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B1、B2活动板体部(152)相连, 调厚机构包括A调厚单元和B调厚单元,A调厚单元通过调节A连接组件的长度来调节A1活动板体部(141)与A2活动板体部(142)之间的间距;B调厚单元通过调节B连接组件的长度来调节B1活动板体部(151)与B2活动板体部(152)之间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多尺寸工件用二级自动整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A连接组件由两个A连杆(210)构成,两个A连杆(210)的第一端相铰接,两个A连杆(210)的第二端分别与A1、A2活动板体部(142)铰接连接;A调厚单元通过调节A连杆(210)的第一端移位来调节A连接组件的长度; B连接组件由两个B连杆(220)构成,两个B连杆(220)的第一端相铰接,两个B连杆(220)的第二端分别与B1、B2活动板体部(152)铰接连接;B调厚单元通过调节B连杆(220)的第一端移位来调节B连接组件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多尺寸工件用二级自动整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A调厚单元包括沿c方向平行布置的两组A调厚轴(331)和A调节块(333),A调厚轴(331)上设置有A调厚丝杆段(332),A调厚丝杆段(332)与A调节块(333)构成丝杆螺母配合连接,A调节块(333)与A连杆(210)的第一端铰接连接;转动A调厚轴(331)调节A调节块(333)沿A调厚轴(331)的轴向移动; B调厚单元包括沿c方向平行布置的两组B调厚轴(341)和B调节块(343),B调厚轴(341)上设置有B调厚丝杆段(342),B调厚丝杆段(342)与B调节块(343)构成丝杆螺母配合连接,B调节块(343)与B连杆(220)的第一端铰接连接;转动B调厚轴(341)调节B调节块(343)沿B调厚轴(341)的轴向移动; A调厚轴(331)的轴向和B调厚轴(341)的轴向均与b方向保持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多尺寸工件用二级自动整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A调厚单元中上下两侧的A调厚轴(331)的轴端通过A传动带(510)传动连接,B调厚单元中上下两侧的B调厚轴(341)的轴端通过B传动带(520)传动连接; 机架上还设置有同步驱动机构(900),同步驱动机构(900)包括沿a方向限位安装在升降架(800)上的同步驱动轴(910),同步驱动轴(910)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座(920),滑座(920)固定安装在活动安装架(700)上,滑座(920)沿同步驱动轴(910)的轴向滑动装配在同步驱动轴(910)上; A调厚单元中位于下侧的A调厚轴(331)与同步驱动轴(910)的一端传动连接; B调厚单元中位于上侧的B调厚轴(341)与同步驱动轴(910)的另一端传动连接; 同步驱动轴(910)的中部与调位轴(610)的中部传动连接; 同步驱动轴(910)用于驱使A调厚轴(331)、B调厚轴(341)、调位轴(610)同步转动,且当同步驱动轴(910)转动时,A活动板(140)沿a方向移动的速度与B活动板(150)沿a方向移动的速度相同,A活动板(140)沿a方向移动的速度与A1/A2活动板体部(142)相对于活动安装架(700)移动的速度之比为2:1,B活动板(150)沿b方向移动的速度与B1/B2活动板体部(152)相对于活动安装架(700)移动的速度之比为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多尺寸工件用二级自动整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同步驱动轴(910)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沿a方向与同步驱动轴(910)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A1锥齿轮、B1锥齿轮,A1锥齿轮、B1锥齿轮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滑座(920)上; A调厚单元中位于下侧的A调厚轴(331)的轴端安装有用于A1锥齿轮构成啮合配合的A2锥齿轮;B调厚单元中位于上侧的B调厚轴(341)的轴端安装有用于B1锥齿轮构成啮合配合的B2锥齿轮; 同步驱动轴(910)的中部沿a方向限位安装有同步齿轮,调位轴(610)的中部沿a方向限位安装有用于与同步齿轮构成啮合配合的调位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多尺寸工件用二级自动整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A调带机构、B调带机构、C调带机构, A支撑件(170)为A带体构成,A带体的至少一端与A调带机构相连,A调带机构用于根据A1、A2活动板体部(142)的间距变化适应性调节A1、A2活动板体部(142)之间A带体的长度,所述A带体的长度为A带体沿a方向的长度,A1、A2活动板体部(142)之间A带体的上表面构成A活动板(140)的板顶面; B支撑件(180)为B带体构成,B带体的至少一端与B调带机构相连,B调带机构用于根据B1、B2活动板体部(152)的间距变化适应性调节B1、B2活动板体部(152)之间B带体的长度,所述B带体的长度为B带体沿a方向的长度,B1、B2活动板体部(152)之间B带体的上表面构成B活动板(150)的板顶面; C支撑件(190)为C带体构成,C带体的至少一端与C调带机构相连,C调带机构用于根据两个固定板体部(161)之间的间距变化适应性调节两个固定板体部(161)之间C带体的长度,所述C带体的长度为C带体沿a方向的长度,两个固定板体部(161)之间C带体的上表面构成固定板(160)的板顶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多尺寸工件用二级自动整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特征A~C中至少之一: A.A带体为A卷带(171)构成,A卷带(171)的中部分别搭设在A1、A2活动板体部(142)的顶部;A调带机构包括A卷收组件,A卷收组件通过卷收/释放A卷带(171)来调节A1、A2活动板体部(142)之间A带体的长度;B带体为B卷带(181)构成,B卷带(181)的中部分别搭设在B1、B2活动板体部(152)的顶部;B调带机构包括B卷收组件,B卷收组件通过卷收/释放B卷带(181)来调节B1、B2活动板体部(152)之间B带体的长度;C带体为C卷带(191)构成,C卷带(191)的中部分别搭设在两个固定板体部(161)的顶部;C调带机构包括C卷收组件,C卷收组件通过卷收/释放C卷带(191)来调节两个固定板体部(161)之间C带体的长度; B. A卷收组件包括用于与A卷带(171)相连的A轴体(421),转动A轴体(421)卷收/释放A卷带(171);B卷收组件包括用于与B卷带(181)相连的B轴体(431),转动B轴体(431)卷收/释放B卷带(181);C卷收组件包括与C卷带(191)相连的自动卷收件(441),自动卷收件(441)用于根据两个固定板体部(161)的间距变化适应性调节C卷带(191)卷收/释放;A轴体(421)为A调厚单元中位于上侧的A调厚轴(331)的轴身构成,B轴体(431)为B调厚单元中位于上侧的B调厚轴(341)的轴身构成;转动同步驱动轴(910)调节A活动板(140)与B活动板(150)间距增大的同时,调节A1活动板体部(141)与A2活动板体部(142)、B1活动板体部(151)与B2活动板体部(152)的间距增大,并调节A卷带(171)、B卷带(181)释放;转动同步驱动轴(910)调节A活动板(140)与B活动板(150)间距减小的同时,调节A1活动板体部(141)与A2活动板体部(142)、B1活动板体部(151)与B2活动板体部(152)的间距减小,并调节A卷带(171)、B卷带(181)卷收; C.自动卷收件(441)为卷簧构成。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