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人工坝体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人工坝体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坝体连接结构,包括巷道和人工坝体;所述人工坝体包括坝体主体和连接在所述坝体主体两端的坝体连接头;在所述巷帮面向所述坝体主体的一侧具有巷帮凹槽,所述巷帮凹槽远离所述凹槽开口的底面为弧形底面;所述坝体连接头上远离所述坝体主体的端面为能够与所述弧形底面贴合的弧形端面;两个所述坝体连接头分别浇筑在两条所述巷帮中的所述巷帮凹槽内,其中每个所述坝体连接头的弧形端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巷帮凹槽的所述弧形底面贴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人工坝体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公开的人工坝体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提高了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延长了水从巷帮与人工坝体连接处渗漏的路径,提高了防渗效果。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全生;孔祥松;王栓;曹志国;吴宝杨;方杰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7-3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703181.7
公开号: CN110396982A
代理机构: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泽雄
分类号: E02B3/10(2006.01);E;E02;E02B;E02B3
申请人地址: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安外西滨河路22号神华大厦
主权项: 1.一种人工坝体连接结构,包括巷道和用于隔断所述巷道的人工坝体; 所述巷道包括巷道底板、巷道顶板和连接在所述巷道顶板与所述巷道底板之间的两条巷帮,所述人工坝体连接在两条所述巷帮之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坝体包括坝体主体和连接在所述坝体主体两端的坝体连接头; 所述坝体主体的顶部与所述巷帮顶板连接,所述坝体主体的底部与所述巷道底板连接; 在所述巷帮面向所述坝体主体的一侧具有巷帮凹槽,所述巷帮凹槽的凹槽开口朝向所述坝体主体,所述巷帮凹槽远离所述凹槽开口的底面为弧形底面; 所述坝体连接头上远离所述坝体主体的端面为能够与所述弧形底面贴合的弧形端面; 两个所述坝体连接头分别浇筑在两条所述巷帮中的所述巷帮凹槽内,其中每个所述坝体连接头的弧形端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巷帮凹槽的所述弧形底面贴合; 在所述巷帮与所述坝体连接头之间连接有锚杆,所述锚杆与所述弧形底面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坝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巷帮凹槽的所述弧形底面上喷涂有防渗涂层; 所述防渗涂层间隔在所述弧形底面与所述弧形端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坝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沿着所述巷道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坝体连接头具有中间部和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中间部两侧的延长部; 在沿着所述巷道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中间部与所述坝体主体的宽度相等; 所述中间部与所述坝体主体连接,所述延长部位于所述坝体主体的外侧,且所述延长部的延长部底面面向另一侧的所述巷帮; 所述锚杆包括连接在所述巷帮与所述中间部之间的中间锚杆和连接在所述巷帮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侧部锚杆; 所述中间锚杆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巷帮内,所述中间锚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中间部,并与所述坝体主体连接; 所述侧部锚杆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巷帮内,所述侧部锚杆的第二端连接在延长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坝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沿着所述巷道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中间锚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坝体主体的中部,所述侧部锚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延长部底面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人工坝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巷帮与所述中间部之间连接有多条所述中间锚杆,多条所述中间锚杆在沿着垂直方向上间隔布置并排列成一排; 在所述巷帮与所述延长部之间连接有多条所述侧部锚杆,多条所述侧部锚杆在沿着垂直方向上间隔布置并排列成一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坝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坝体连接头内设置有网状的结构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坝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主体包括支撑层、防渗层和混凝土层; 在沿着所述巷道延伸的方向上,所述支撑层、所述防渗层和所述混凝土层依次排列,所述防渗层填充在所述支撑层与所述混凝土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坝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层与所述防渗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层,在所述防渗层与所述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人工坝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巷道底板上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两端分别嵌入在两侧所述巷帮内; 所述坝体主体的底部位于所述支撑底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坝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巷道顶板内设置有顶板凹槽,所述坝体主体的顶端嵌入在所述顶板凹槽内。 11.一种人工坝体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001:在巷帮的内侧开设巷帮凹槽,并将巷帮凹槽的底面截割为弧形底面; S002:在巷帮凹槽内预先布置与巷帮连接的锚杆,并使锚杆与弧形底面垂直; S003:在巷道内支设巷道模板,使巷道模板的底端与巷道底板密封连接,使巷道模板的顶端与巷道顶板密封连接,使巷道模板的侧部分别与巷帮凹槽的凹槽开口密封连接; S004:在巷道模板上靠近巷道顶板的位置开设浇筑孔; S005:通过浇筑孔向巷道模板内浇筑人工坝体成型材料,直至人工坝体成型材料填充满凹槽模板和巷帮凹槽; S006:静置预设时间,待人工坝体成型材料凝固成型后,拆除巷道模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001中还包括: 向巷帮凹槽的弧形底面上喷涂有防渗涂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002中还包括: 在巷帮凹槽内预先布置网状的结构筋。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001中开设巷帮凹槽之前还包括支撑底板成型步骤,包括: 在巷道底板上开设底板凹槽,在巷帮的底部开设巷帮底部凹槽,并使巷帮底部凹槽与底板凹槽连通; 在巷道内支设支撑底板成型模板,使得支撑底板成型模板的底部密封连接在底板凹槽内,使得支撑底板成型模板的两端与巷帮底部凹槽的槽口密封连接; 向支撑底板成型模板内浇筑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填充满底板凹槽和帮底部开槽; 静置预设时间,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支撑底板成型模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003中支设巷道模板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巷道顶板上开设顶板凹槽; 在支设巷道模板时,将巷道模板的顶端密封连接在顶板凹槽内。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