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高效无停歇运行公共交通系统和无停歇行驶乘客转乘方法
专利名称: 高效无停歇运行公共交通系统和无停歇行驶乘客转乘方法
摘要: 本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效无停歇运行公共交通系统和无停歇行驶乘客转乘方法。高效无停歇运行公共交通系统为轨道交通系统,动力机车沿主轨行驶,站站处的主轨外侧平行设有脱车轨,披挂车体两侧厢之间构成动力机车穿行的通行槽,脱车轨于纵立面上,其两端由不高于主轨平滑向上至中部呈弧形凸起,最高凸起高度不低于推挂机构脱离的脱离作业高度。无停歇行驶乘客转乘方法是通过披挂在动力机构上的披挂车体与站点停靠的待发披挂车体的转换实现乘客上下车。本技术方案使乘客在机车持续运行中上下车变成了现实,为公众提供了一种无拥堵、无靠站停车等待、无红绿灯等待、无加速减速用时的高运输效率的新型交通模式。使乘客在机车持续运行中上下车变成了现实。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辽宁;21
申请人: 刘杰林
发明人: 刘杰林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9-0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08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820256.X
公开号: CN110422180A
代理机构: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徐枫燕
分类号: B61B1/00(2006.01);B;B61;B61B;B61B1
申请人地址: 118300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孤山镇北街3组56号
主权项: 1.一种高效无停歇运行公共交通系统,为轨道交通系统,包括串行沿途各站点(5)的主轨(1)、主轨上行驶的动力机车(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披挂车体(9)和各站点(5)的脱车轨(2),所述的披挂车体(9)由顶梁架(A5)连接两对称侧厢(A1、A2)构成,侧厢(A1、A2)下部是对应于脱车轨(2)的车轮(A4),两侧厢(A1、A2)之间是与动力机车外轮廓一致、动力机车穿行的通行槽(A3),披挂车体(9)披挂在动力机车(3)上,经两车之间的推挂机构由动力机车(3)带动运行;所述的脱车轨(2)是主轨(1)外侧平行于主轨的导轨,该轨道于纵立面上,其两端由不高于主轨平滑向上至中部呈弧形凸起,最高凸起高度不低于披挂车体(9)相对动力机车(3)高度提升至两车之间的推挂机构脱离的脱离作业高度(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无停歇运行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轨(1)为首尾衔接的环形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无停歇运行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上、下分层的橫纵主轨空间交叉构成立体交通网络,站点(5)处于各交叉点处,层间设置转乘电梯、辅助步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无停歇运行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披挂车体(9)的前、后端固定有极性相同的磁体(1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无停歇运行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推挂机构包括挡板(61)和顶柱(62),挡板(61)和顶盘(62)沿行进方向对应、分别安装在披挂车体(9)和动力机车(3)之上,顶盘(62)后部滑杆上设有缓冲压簧(63)、组装在滑动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无停歇运行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顶盘(62)的端面上设有缓冲胶垫(64)或外包胶圏的定滑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高效无停歇运行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推挂机构设置在动力机车两侧与披挂车体侧厢的配合安装位或动力机车顶部与披挂车体顶梁架配合安装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无停歇运行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披挂车体侧厢(A1、A2)长度方向上由分隔框架(17)分隔成若干单体空间(18),每个单体空间(18)的内侧、外侧均设置车门(12、13),动力机车(3)两侧设有与披挂车体(9)车门位置对应的乘客车门(3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无停歇运行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披挂车体(9)多个车门一组,相邻车门组之间设置独立空间(16),该独立空间(16)的内侧车体上设置气流孔或铰接设置向侧厢(A1、A2)开启的气流翻板。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的高效无停歇运行公共交通系统的无停歇行驶乘客转乘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 .每一站点的脱车轨最高凸起位停靠一待发披挂车体(9a),欲乘车乘客在动力机车进站前进入待发披挂车体(9a)内; .沿主轨行驶的动力机车(3),车身上由推挂机构联接披挂一披挂车体(9),进站前欲下车乘客应由两侧进入披挂车体(9)的侧厢等候进站下车; .第2)步行驶车辆进站,动力机车(3)继续保持前行状态沿主轨(1)行驶,车身上的披挂车体(9)由进站端驶上脱车轨(2),在动力机车(3)带动下沿脱车轨(2)上坡道在高度上相对动力机车(3)逐渐提升,至脱车轨(2)最高凸起位时两车间推挂机构瞬间分离,卸载后动力机车(3)穿过披挂车体的通行槽(A3)继续向前行驶,在分离披挂车体(9)即将驶上脱车轨最高凸起时,待发披挂车体(9a)受向前动力和下坡运行趋势综合作用沿脱车轨(2)下坡道急速向下前行、离开最高凸起位,从动力机车(3)上分离的披挂车体(9)取代原待发披挂车体(9a)停靠在站点,成为新一班的待发披挂车,侧厢乘客下车,欲乘车的乘客登车,等待下一班动力机车;原待发披挂车体(9a)沿脱车轨(2)下滑前行,在高度上接近后方行驶而来的卸载动力机车(3),在其到达出站端之前,动力机车(3)钻入原待发披挂车体通行槽(A3)内,至脱车轨(2)出站端,原待发披挂车体(9a)搭落在动力机车(3)上,两车间推挂机构相挂,原待发披挂车体(9a)随动力机车(3)一同沿主轨(1)向下一站点前行,原待发披挂车体(9a)上的乘客由侧厢(A1、A2)进入动力机车(3)中,下站下车的乘客再进入侧厢,等待下车,如此周而复始。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