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适用于水底浅埋预制装配化隧道的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适用于水底浅埋预制装配化隧道的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底浅埋预制装配化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待施工水下隧道一端设置围堰,抽水开挖形成始发基坑,在其内将掘进拼装设备拼装完成;步骤二、随着掘进拼装设备的行走,前盾同步挖掘前端的泥土;且同步起吊预制隧道结构从敞口支护舱的敞口顶端投入,并将其推送出去至预设位置,并将前后两块预制隧道结构连接好;步骤三、重复步骤二,推进至隧道另一端接收基坑后吊出,完成所有预制隧道结构的铺设。本发明施工中,提供类似移动围堰功能和移动基坑支护功能,无需临时围堰和永久基坑支护,大幅度节省工程造价,同时能减少施工期水域占用面积和时间,减小水下泥土疏浚量。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湖北;42
申请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鸿;许超;李雪松;方之遥;刘毅;陈培帅;杨睿;徐杰;程茂林;华晓涛;吴中正;施志勇;杨擎;黄威;江鸿;冯德定;翟世鸿;杨秀礼;张永涛;谭啸峰;杨钊;蒋道东;孟奎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6-2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05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545233.2
公开号: CN110409497A
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莹
分类号: E02D29/07(2006.01);E;E02;E02D;E02D29
申请人地址: 430048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路11号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水底浅埋预制装配化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待施工水下隧道一端架设围堰,抽水开挖形成始发基坑,在其内完成掘进拼装设备拼装; 所述掘进拼装设备包括彼此铰接的前盾和后盾,其中,所述前盾前端安装有用于掘土的刀体;所述后盾顶端向上延伸且敞口,且敞口端高于待施工水域的水面,形成用于投放吊装的预制隧道结构的敞口支护舱;所述前盾后端安装有顶推设备;所述后盾后端局部敞开,形成一供预制隧道结构通过的推送口; 所述掘进拼装设备内设螺旋输送管,其一端朝向所述前盾的刀体掘土的位置,吸取前盾掘挖的泥土,另一端通过敞口支护舱的敞口端与外界连通,将吸取的泥土输送至外部;其中,所述螺旋输送管由两根分螺旋输送管倾斜拼接而成; 步骤二、随着掘进拼装设备的行走,前盾同步挖掘前端的泥土;且同步起吊预制隧道结构从所述敞口支护舱的敞口顶端投入,搁置于所述后盾内;然后所述顶推设备顶推搁置好的预制隧道结构,从所述后盾的推送口推送出去至预设位置,并将这一块预制隧道结构和上一块预制隧道结构连接好,并在其底部和侧边同步注浆,结构顶部水下土方回填; 步骤三、重复所述步骤二,直至掘进拼装设备行走至位于水下隧道另一端的接收基坑,完成所有预制隧道结构的铺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水底浅埋预制装配化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始发基坑内设置有推进掘进拼装设备的始发反力架,为掘进拼装设备提供始发反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水底浅埋预制装配化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设备为液压油缸或者液压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水底浅埋预制装配化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掘进拼装设备底部密封,且在推送过程中,所述后盾的推送口处与预制隧道结构之间可实现无缝密封接触,以便于水下施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水底浅埋预制装配化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还包括:在始发基坑内朝向水域的一端安插临时围护结构; 所述步骤二还包括:在掘进拼装设备行走前,拆除所述临时围护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水底浅埋预制装配化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之前,若水下隧道底部地基土层为软弱土层时,对软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地基满足设备施工承载力要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水底浅埋预制装配化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坑也是设置围堰,并抽水开挖形成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水底浅埋预制装配化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掘进拼装设备内部安有螺旋输送机,其内安装所述螺旋输送管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水底浅埋预制装配化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盾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竖向安装有挡土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水底浅埋预制装配化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预制隧道结构铺铺设拼接完成之后,所形成的隧道的两端分别与驳岸上已施工的隧道相连通,形成一条完整的通道。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