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肘托组件和站驾式叉车
专利名称: 肘托组件和站驾式叉车
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站驾式叉车的肘托组件,所述肘托组件包括用于承托人体手臂的肘托(1)和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将所述肘托(1)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叉车,以使得所述肘托(1)相对于所述叉车的位置能够调整和保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肘托组件能够根据不同驾驶员的需求调整肘托的位置,以提高驾驶员的驾车舒适性。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广东;44
申请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荣尊;詹承煜;李镇铭;李发旺;卢龙成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0-3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05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775161.8
公开号: CN209583537U
代理机构: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胡婷婷;陈庆超
分类号: B66F9/075(2006.01);B;B66;B66F;B66F9
申请人地址: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比亚迪路3009号
主权项: 1.一种站驾式叉车的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肘托组件包括用于承托人体手臂的肘托(1)和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将所述肘托(1)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叉车,以使得所述肘托(1)相对于所述叉车的位置能够调整和保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肘托组件还包括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并保持所述肘托(1)相对于所述叉车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杆结构(2),该连杆结构(2)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连杆,其中,所述连杆结构(2)包括与所述肘托(1)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一连杆(21)和用于与所述叉车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二连杆(22),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并保持相铰接的两个所述连杆之间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杆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铰接轴设置为大致垂直于所述叉车的Z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组所述连杆结构(2),每组所述连杆结构(2)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连杆结构(2),两组所述连杆结构(2)的铰接轴均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丝杠(31)和丝母(32),所述丝杠(31)连接两个所述铰接轴,其中,该两个所述铰接轴属于不同的组,所述丝母(32)相对于所述丝杠(31) 的正转或反转能够增大或减小所述两个所述铰接轴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31)与所述铰接轴之间通过连接套(4)连接,该连接套(4)设置有供所述丝杠(31)穿过的通孔和供所述铰接轴连接的安装孔,所述通孔和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大致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3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所述第一端(311)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套(4)的所述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端(312)与另一个所述连接套(4)的所述通孔间隙配合并穿过该通孔之后与所述丝母(32)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311)的端部设置有止挡结构(5),用于防止所述第一端(311)从所述连接套(4)脱出。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母(32)上设置有旋钮(321)。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肘托(1)和所述第一连杆(21)之间设置有第一支座(6),所述肘托(1)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6),所述第一连杆(21)铰接于所述第一支座(6);和/或者, 所述第二连杆(22)通过第二支座(7)与所述叉车上的固定板(8)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2)铰接于所述第二支座(7),所述第二支座(7)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8)。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结构(2)构造为伸缩杆,该伸缩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肘托(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叉车,所述伸缩杆大致沿所述叉车的Z向延伸。 13.一种站驾式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站驾式叉车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肘托组件。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