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自复叠热管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和热管理装置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复叠热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和装置,以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超低温环境(‑15℃下)汽车空调R1234yf型制冷剂热泵的制热性能差以及CO2系统制冷能效差的问题,达到提高超低温下车舱制热能力、实现制冷时车舱双温区功能、外侧换热器化霜时舱内温度波动小的技术效果。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张有林;吴会丽;陈华英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7-2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0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681868.5 |
公开号: |
CN110422027A |
代理机构: |
北京麦宝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艳红 |
分类号: |
B60H1/00(2006.01);B;B60;B60H;B60H1 |
申请人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前山金鸡西路 |
主权项: |
1.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高温模块(1)、低温模块(2),风箱(4),所述高温模块具有:第一压缩机(10)、第一换向阀(11)、第一气液分离器(14)、第一节流阀(13),所述风箱内设置第一换热器模块(12);所述第一换向阀(11)具有四个端口,即第一端口(11a)、第二端口(11b)、第三端口(11c)、第四端口(11d); 其中,所述第一压缩机(10)的吸气侧(101)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14)的入口(141)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10)排气侧(102)与所述第一换向阀(11)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14)的出口(142)与所述第一换向阀(11)的第四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11)的第三端口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模块(12)的入口(121)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模块(12)的出口(122)与所述第一节流阀(13)的(132)端连接; 所述低温模块(2)具有:第二压缩机(20)、第二换向阀(21)、第二气液分离器(24)、第二节流阀(23)和第二换热器(22);所述第二换向阀(21)具有具有四个端口,即第一端口(21a)、第二端口(21b)、第三端口(21c)、第四端口(21d),所述第二压缩机(20)的吸气侧(201)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24)的入口(241)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机(20)排气侧(202)与所述第二换向阀(21)的第二端口端连接,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24)的出口(242)与所述第二换向阀(21)的第四端口端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阀(21)的第一端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模块(22)的入口(221)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模块(22)的出口(222)与所述第二节流阀(23)的(231)端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板式换热器(30),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至少包括通路L1和通路L2,所述通路L1的(a)端和所述高温模块(1)的第一换向阀(11)的第一端口端连接,所述通路L1的(b)端和所述高温模块(1)第一节流阀(13)的(132)端连接,所述通路L2的(c)端和所述低温模块(2)的第二换向阀(21)的第三端口端连接,所述通路L2的(d)端和所述低温模块(2)的第二节流阀(23)的(232)端连接,且所述通路L1和通路L2之间可热交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调冷却水循环模块(3),所述空调冷却水循环模块(3)具有:水泵(31)、第一流量阀(32)、第二流量阀(33)、第三流量阀(34)、第三换热器(35)和第四换热器(37);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还包括通路L3,其中,所述水泵(31)、所述第一流量阀(32)、所述第二流量阀(33)、所述第三换热器(35)和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通路L3串联形成支路L4,所述第四换热器(37)设置于所述风箱中,并与所述第三流量阀(34)串联形成支路L5,所述支路L4与所述支路L5并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板式换热器(40)和第二节流阀(15),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至少包括通路L4,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40)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所述第二节流阀(15)及所述第一换热器(12)串联形成支路L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电控组件热交换模块(5),所述电控热交换模块(5)由水泵(41)、热交换装置(43)组成支路L7,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40)还包括通路L5,且所述通路L4、通路L5可进行热交换,所述支路L7与通路L5连通形成回路C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泵(42)和电池组(44),所述水泵(42)与所述电池组(44)连接形成支路L8,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40)还包括通路L6,且所述通路L4、通路L5和通路L6两两可进行热交换,所述支路L7与通路L6连通形成回路C2。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开启所述高温模块(1),所述第一压缩机(10)压缩后的高温侧制冷剂从所述第一换向阀(11)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模块(12)并完成热交换后,所述高温侧制冷剂经所述第一节流阀(13)节流降温进入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蒸发,所述蒸发后的高温侧制冷剂经第一换向阀(11)换向后由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14)回到所述第一压缩机(10); 开启所述低温模块(2),所述第二压缩机(20)压缩后的低温侧制冷剂从所述第二换向阀(21)进入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的通路L2,与所述通路L1内的所述高温侧制冷剂热交换形成冷凝后的制冷剂,所述冷凝后的制冷剂经第二节流阀(23)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模块(22)热交换,经所述第二换向阀(21)换向后由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24)回到所述第二压缩机(20)。 7.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开启所述高温模块(1),所述第一压缩机(10)压缩后的高温侧制冷剂从所述第一换向阀(11)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模块(12)并完成热交换后,所述高温侧制冷剂经所述第一节流阀(13)节流降温进入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蒸发,所述蒸发后的高温侧制冷剂经第一换向阀(11)换向后由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14)回到所述第一压缩机(10); 控制所述空调冷却水循环模块(3),关闭所述第三流量阀(34),开启所述水泵(31),使得冷却水在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与所述高温侧制冷剂换热后,经由所述水泵(31)进入所述第三换热器(35)与空气换热。 8.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关闭所述低温模块(2); 开启所述高温模块(1),所述第一压缩机(10)压缩后的高温侧制冷剂从所述第一换向阀(11)进入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的通路L1并完成热交换后,经所述第一节流阀(13)后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模块(12)蒸发,所述蒸发后的高温侧制冷剂经第一换向阀(11)换向后由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14)回到所述第一压缩机(10); 控制所述空调冷却水循环模块(3),开启所述水泵(31),所述第一流量阀(32)、所述第二流量阀(33)、所述第三流量阀(34),使得冷却水流经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的通路L2并吸热,经水泵(31)依次流经所述所述第一流量阀(32)、所述第二流量阀(33)、所述第三流量阀(34),进入所述第三换热器(35)和所述第四换热器(37)。 9.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开启所述高温模块(1),所述第一压缩机(10)压缩后的高温侧制冷剂从所述第一换向阀(11)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模块(12)并完成热交换后,所述高温侧制冷剂经所述第一节流阀(13)节流降温进入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蒸发,所述蒸发后的高温侧制冷剂经第一换向阀(11)换向后由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14)回到所述第一压缩机(10); 开启所述低温模块(2),所述第二压缩机(20)压缩后的低温侧制冷剂从所述第二换向阀(21)进入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的通路L2,与所述通路L1内的所述高温侧制冷剂热交换形成冷凝后的制冷剂,所述冷凝后的制冷剂经第二节流阀(23)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模块(22)热交换,经所述第二换向阀(21)换向后由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24)回到所述第二压缩机(20); 控制所述空调冷却水循环模块(3),关闭所述第三流量阀(34),开启所述水泵(31),使得冷却水在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与所述高温侧制冷剂换热后,经由所述水泵(31)进入所述第三换热器(35)与空气换热。 10.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关闭所述低温模块(2); 开启所述高温模块(1),所述第一压缩机(10)压缩后的高温侧制冷剂从所述第一换向阀(11)进入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的通路L1并完成热交换后,经所述第一节流阀(13)后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模块(12)蒸发,所述蒸发后的高温侧制冷剂经第一换向阀(11)换向后由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14)回到所述第一压缩机(10); 控制所述空调冷却水循环模块(3),开启所述水泵(31),所述第一流量阀(32)、所述第二流量阀(33)、所述第三流量阀(34),使得冷却水流经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的通路L2并吸热,经水泵(31)依次流经所述所述第一流量阀(32)、所述第二流量阀(33)、所述第三流量阀(34),进入所述第三换热器(35)和所述第四换热器(37); 控制所述电控组件热交换模块(5),使得冷却水在所述回路C1中循环吸热,并通过所述热交换装置(43)与所述电控组件完成热交换。 11.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开启所述高温模块(1),所述第一压缩机(10)压缩后的高温侧制冷剂从所述第一换向阀(11)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模块(12)并完成热交换后,所述高温侧制冷剂经所述第一节流阀(13)节流降温进入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蒸发,所述蒸发后的高温侧制冷剂经第一换向阀(11)换向后由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14)回到所述第一压缩机(10); 开启所述低温模块(2),所述第二压缩机(20)压缩后的低温侧制冷剂从所述第二换向阀(21)进入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的通路L2,与所述通路L1内的所述高温侧制冷剂热交换形成冷凝后的制冷剂,所述冷凝后的制冷剂经第二节流阀(23)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模块(22)热交换,经所述第二换向阀(21)换向后由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24)回到所述第二压缩机(20); 控制所述电控组件热交换模块(5),使得冷却水在所述回路C1中循环放热,并通过所述热交换装置(43)与所述电控组件完成热交换。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开启所述高温模块(1),所述第一压缩机(10)压缩后的高温侧制冷剂从所述第一换向阀(11)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模块(12)并完成热交换后,所述高温侧制冷剂经所述第一节流阀(13)节流降温进入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蒸发,所述蒸发后的高温侧制冷剂经第一换向阀(11)换向后由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14)回到所述第一压缩机(10); 开启所述低温模块(2),所述第二压缩机(20)压缩后的低温侧制冷剂从所述第二换向阀(21)进入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的通路L2,与所述通路L1内的所述高温侧制冷剂热交换形成冷凝后的制冷剂,所述冷凝后的制冷剂经第二节流阀(23)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模块(22)热交换,经所述第二换向阀(21)换向后由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24)回到所述第二压缩机(20); 控制所述电控组件热交换模块(5)的所述水泵(41),使得冷却水在所述回路C1中循环吸热,并通过所述热交换装置(43)与所述电控组件完成热交换;控制所述电控组件热交换模块(5)的所述水泵(42),使得冷却水在所述回路C2中循环吸热,并通过所述热交换装置(43)与所述电池组件(44)完成热交换。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开启所述高温模块(1),所述第一压缩机(10)压缩后的高温侧制冷剂从所述第一换向阀(11)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模块(12)并完成热交换后,所述高温侧制冷剂经所述第一节流阀(13)节流降温进入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蒸发,所述蒸发后的高温侧制冷剂经第一换向阀(11)换向后由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14)回到所述第一压缩机(10); 开启所述低温模块(2),所述第二压缩机(20)压缩后的低温侧制冷剂从所述第二换向阀(21)进入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的通路L2,与所述通路L1内的所述高温侧制冷剂热交换形成冷凝后的制冷剂,所述冷凝后的制冷剂经第二节流阀(23)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模块(22)热交换,经所述第二换向阀(21)换向后由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24)回到所述第二压缩机(20); 控制所述电控组件热交换模块(5)的所述水泵(41),使得冷却水在所述回路C1中循环放热,并通过所述热交换装置(43)与所述电控组件完成热交换;控制所述电控组件热交换模块(5)的所述水泵(42),使得冷却水在所述回路C2中循环放热,并通过所述热交换装置(43)与所述电池组件(44)完成热交换。 14.一种汽车空调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