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模块房屋运输固定的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房屋运输固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图纸对预制构件进行加工;在平板车车身上,根据模块尺寸布置预制构件的位置,确定相邻两个预制构件的间距,另外根据模块大小和立柱数量确定预制构件的使用数量;根据模块底部的实际尺寸选取适合的定位机构固定点,校核无误后固定定位机构;吊装模块箱,所有模块箱立柱落位后摘除吊具;从模块箱角件外部的一端穿入挡板,将模块箱角件限位卡住。本发明通过预制构件与现有平板车的配合既实现了建筑方案对于大空间模块的设计需求,也简化了现有运输固定方式的繁琐步骤,同时对于带外装饰材料的模块房不会因为原有的绑扎造成外装饰材料的损坏。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天津;12 |
申请人: |
中冶天工(天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刘济铖;屈旭满;余鑫;程志东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8-0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0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718361.2 |
公开号: |
CN110422108A |
代理机构: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峻 |
分类号: |
B60P7/08(2006.01);B;B60;B60P;B60P7 |
申请人地址: |
300480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营城工业园营城街55号 |
主权项: |
1.一种模块房屋运输固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根据图纸对预制构件进行加工,加工后进行涂装处理; 步骤B,在平板车车身(7)上,根据模块尺寸布置预制构件的位置,确定相邻两个预制构件的间距,另外根据模块大小和立柱数量确定预制构件的使用数量,预制构件放置完毕后校核尺寸无误进行固定; 步骤C,根据模块底部的实际尺寸选取适合的定位机构固定点,校核无误后固定定位机构(1); 步骤D,吊装模块箱(9),所有定位机构(1)穿过对应的模块箱立柱下端的模块箱角件(8),所有模块箱立柱落位后摘除吊具; 步骤E,从模块箱角件(8)外部的一端穿入挡板(6),并贯穿模块箱角件(8)内部的定位机构(1),直至伸出模块箱角件(8)的另一端,将模块箱角件(8)限位卡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房屋运输固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运输固定装置,所述运输固定装置包括搭接平板(3)、预制构件和定位机构(1),两个定位机构(1)对称且可拆卸固定在搭接平板(3)上端的两端,预制构件包括车身连接板(4)和筋板(2),车身连接板(4)设有两个,对称固定在搭接平板(3)下端的两端,筋板(2)固定于车身连接板(4)和搭接平板(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房屋运输固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1)包括底板(12)、第一定位板(11)和两个第二定位板(13),第一定位板(11)和两个第二定位板(13)均垂直固定在底板(12)上端,两个第二定位板(13)相互平行,第一定位板(11)垂直于两个第二定位板(13),底板(12)通过螺栓(5)固定在搭接平板(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房屋运输固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为矩形板,第一定位板(11)的长度与底板(12)的长度相等,第二定位板(13)的长度和底板(12)的宽度相等,两个第二定位板(13)对称固定在第一定位板(11)的左右两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房屋运输固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11)上开有插孔(14),插孔(14)位于两个第二定位板(13)之间,插孔(14)内插入挡板(6),挡板(6)的长度大于模块箱角件(8)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模块房屋运输固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的四个边角处通过螺栓(5)固定在搭接平板(3)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房屋运输固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14)为矩形孔。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