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电动自行车架
专利名称: 电动自行车架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架,其管体与电池模组的结合状态包含:一锁固状态、一预备状态及一脱离状态;在锁固状态下,第一固定结构组合于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结构组合于第二固定部;在预备状态下,第一固定结构脱离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结构组合于第二固定部;在脱离状态下,第一固定结构脱离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结构脱离第二固定部。在锁固状态下,第二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部还存在些许的缓冲空间,因此,第一固定部与第一固定结构解除卡合时,第二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还能够呈卡合状态,而形成预备状态,因此,多了一层的保险,避免在拆卸电池模组时,因意外而掉落于地上而造成电池模组损坏,或者于掉落时砸到使用者的脚造成伤害。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太普动力新能源(常熟)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境佑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2-2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2157835.4
公开号: CN209567029U
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臧微微;王春光
分类号: B62K19/40(2006.01);B;B62;B62K;B62K19
申请人地址: 215500 江苏省常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南大道868号
主权项: 1.一种电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自行车架包含: 一管体,界定出开口朝下的一容置空间,所述管体还包含: 一管体连接器; 一组合用座; 一第一固定结构;及 一第二固定结构;以及 一电池模组,包含: 一电池连接器; 一定位用座,其中,所述定位用座的一部分的形状配合所述组合用座的形状,在所述定位用座与所述组合用座结合的状态下,所述电池模组置入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管体连接器与所述电池连接器互相地电连接; 一第一固定部;及 一第二固定部, 其中,所述管体与所述电池模组的结合状态包含: 一锁固状态,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组合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结构组合于所述第二固定部; 一预备状态,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脱离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结构组合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及 一脱离状态,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脱离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脱离所述第二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锁固状态下,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且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及所述第二固定部间存在一缓冲空间,以使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在所述缓冲空间的范围相对所述第二固定部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还包含一按键, 在所述锁固状态下,所述按键被施力时,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脱离第一固定部,所述电池模组会因重力而向下旋转,而且 所述电池模组在所述缓冲空间的范围内移动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的一抵靠壁抵靠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壁面,所述电池模组被卡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还包含一锁结构, 在所述预备状态下,所述锁结构被一钥匙解开时,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脱离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电池模组会因重力而向下旋转,所述电池模组脱离所述容置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键设于所述管体的一下表面,且 所述锁结构包含一钥匙口,所述钥匙口设于所述管体的一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及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含一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利用一弹性力能突出至所述管体的所述容置空间或不突出,且 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包含一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用座包含至少一定位部,至少一所述定位部界定出一定位空间,且 所述组合用座包含至少一定位转轴,且所述定位转轴的形状配合所述定位空间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空间为一曲面空间,且 所述定位转轴的外周为一曲面,所述定位空间与所述定位转轴结合后,通过旋转所述电池模组的方式,使所述电池模组进入于所述管体的一容置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7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连接器设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一第一端,且 所述定位用座还包含: 一本体,形成为一板状,且至少一所述定位部形成于所述本体;及 至少一固定元件,能将所述定位用座的所述本体固定于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第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及所述第二固定结构皆设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一第二端,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