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长沙市汽车交通事故调查与交通伤流行病学研究
论文题名: 长沙市汽车交通事故调查与交通伤流行病学研究
关键词: 汽车交通事故;交通伤;流行病学;交通安全
摘要: 近年来尽管我国汽车交通伤亡人数呈下降趋势,但每年仍有约10万人死于车祸。我国汽车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是汽车与交通安全领域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采集详实、可靠的事故数据对汽车交通事故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深刻理解汽车交通事故的本质和规律是减少伤亡、提高道路使用者安全性的关键所在。但是我国目前交通事故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工作缺乏结合车辆交通伤数据的深入研究。因此,开展深入的汽车交通事故分析和交通伤流行病学研究,探索我国汽车交通事故的规律,为我国的汽车安全、交通安全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数据是一件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在长沙地区采集和整理2000~2006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建立分类事故数据库,开展深入的交通事故调查和交通伤流行病学研究,探索长沙地区汽车交通事故的规律、人—车—环境的特点以及交通损伤的分布特点。进而对易受伤害道路使用者交通事故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为更好地改进车辆的安全性设计及行人损伤防护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湖南大学与长沙交通管理和医疗急救部门合作成立了事故调查研究小组,在长沙地区开展全面、深入、系统的事故调查活动。首先根据研究目标设计制定了数据取样标准。数据来源于长沙市交通警察管理部门和医疗急救单位。根据取样标准,事故数据采集包括两大部分:(1)长沙市交警事故数据,(2)医院交通伤临床诊断数据。从长沙市交警事故数据库共采集到长沙市2000~2006年的汽车道路交通事故19687起;从医院病案数据库中采集了行人和骑自行车者交通伤详细案例200起。首先采用Excel软件建立了长沙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库。并对19687起事故(警察数据样本)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总体统计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事故区域分布,事故类型,事故现场情况,时间分布,肇事车辆类型,环境信息,人员信息等。本论文在总体分析基础上,采用交警数据(4761起行人事故)、医院综合数据(200例)对易受伤害道路使用者交通事故和交通伤进行了详细和深入的分类统计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损伤部位和类型、损伤严重度、损伤等级AIS评分分析、ISS损伤严重度分析、损伤部位与损伤严重度分布、年龄与损伤严重度分布。 在本论文中进而采用长沙地区142例行人交通伤案例与德国汉诺威地区GIDAS数据库中的206例行人交通伤案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对比分析内容包括:年龄和性别特征、损伤部位、损伤严重度、损伤等级AIS评分分析、ISS损伤严重度分析、损伤部位与损伤严重度分布、年龄与损伤严重度分布。 本文对所有交警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表明了长沙市汽车交通事故的主要特点如下:长沙市汽车交通事故中行人事故占24.2%,自行车事故占9.4%,与郊县相比,市区的事故率更高;2000~F2006汽车交通事故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下午2~3点,晚上8~9点是事故的高峰时段;事故车辆类型以轿车和三轮摩托车为主;驾龄不超过5年的司机占80%以上。事故受害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事故以轻伤为主,受伤者有近5成是21~40岁的成年人,中老年死亡率较高;下肢和头部是主要的损伤部位,且下肢多于头部。 对交警与医院交通伤统计数据综合分析研究表明长沙市行人事故与交通伤的特点如下:肇事车辆以小型客车为主,其次是货车和三轮摩托车;混合式路段是行人事故高发路段;平面交叉口路段的行人事故远远多于立体交叉路口路段;青壮年和老年行人事故多于儿童行人事故;行人事故中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和青壮年以轻伤为主,老人以重伤为主,儿童和老人的死亡率高于青壮年;头部和下肢是主要的损伤部位,头部多于下肢,是主要的致死原因,下肢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上肢和胸部也是常见的损伤。 根据分析结果本文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深入的汽车交通事故调查研究的方法,长沙市汽车交通事故特征,行人交通事故和交通伤分析等。 综上所述,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长沙市汽车交通事故中33.6%是汽车与易受伤害的道路使用者(行人、骑自行车者)发生碰撞的事故;事故车辆类型以轿车为主;低驾龄的驾驶人员事故风险性较高;平面交叉口路段的行人事故多于立体交叉路口路段;交通伤类型以头部和下肢伤为主。
作者: 孔春玉
专业: 车辆工程
导师: 杨济匡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湖南大学
学位年度: 200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