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接力式煤仓系统
专利名称: 接力式煤仓系统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力式煤仓系统,涉及煤矿生产系统领域。包括第一采区运输巷、第二采区运输巷、矿井主运输巷、斜巷、第一煤仓、第二煤仓、第一主运输皮带机、第二主运输皮带机、转载皮带机;所述第一采区运输巷(1)与所述第二采区运输巷之间设有第一煤仓,所述第二采区运输巷与所述矿井主运输巷之间设有第二煤仓;所述矿井主运输巷中设有第一主运输皮带机、第二主运输皮带机;所述斜巷中设有转载皮带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解决了采区运输巷与矿井主运输巷之间的垂直高度过大以及使不同采区的煤炭能够分装分运的问题,减少了运输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安徽;34
申请人: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张九洲;王成博;陈元新;张海骄;苏海龙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1-03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1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20025528.2
公开号: CN209618249U
代理机构: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毛雪娇
分类号: B65G47/16(2006.01);B;B65;B65G;B65G47
申请人地址: 232001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
主权项: 1.一种接力式煤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采区运输巷(1)、第二采区运输巷(2)、矿井主运输巷(3)、斜巷(4)、第一煤仓(5)、第二煤仓(6)、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第二主运输皮带机(8)、转载皮带机(9);所述第一采区运输巷(1)、第二采区运输巷(2)、矿井主运输巷(3)从上到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采区运输巷(2)通过所述斜巷(4)连接所述矿井主运输巷(3);所述第一采区运输巷(1)与所述第二采区运输巷(2)之间设有第一煤仓(5),所述第二采区运输巷(2)与所述矿井主运输巷(3)之间设有第二煤仓(6),所述第一煤仓(5)、第二煤仓(6)均为垂直式煤仓;所述矿井主运输巷(3)中设有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第二主运输皮带机(8);所述第二煤仓(6)的底部出口对应所述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所述斜巷(4)中设有转载皮带机(9),所述转载皮带机(9)衔接在所述第一煤仓(5)的底部出口与所述第二主运输皮带机(8)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力式煤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煤仓(5)与所述第二煤仓(6)位于同一平面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力式煤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煤仓(5)的底部出口连接有第一给煤机(10),所述第一给煤机(10)的出口连接分煤器(11),所述分煤器(11)的两个出口分别对应所述转载皮带机(9)和所述第二煤仓(6)的顶部入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力式煤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煤仓(6)的底部出口连接有第二给煤机(12),所述第二给煤机(12)的出口对应所述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力式煤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区运输巷(1)中设有第一采区运输皮带机(13),所述第一采区运输皮带机(13)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一煤仓(5)的顶部入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力式煤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采区运输巷(2)中设有第二采区运输皮带机(14),所述第二采区运输皮带机(14)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二煤仓(6)的顶部入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力式煤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煤仓(5)、第二煤仓(6)均为圆柱体,其圆形断面的直径均为2~5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力式煤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煤仓(5)、第二煤仓(6)的高度均为20~30m。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