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循环球式电液转向系统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循环球式电液转向系统,包括:机械传动模块、电动助力模块、磁流变液助力模块和助力控制模块;磁流变液材料置于循环球转向器内的磁流变液空腔,励磁线圈置于循环球转向器壳体的外部,励磁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极板通电形成的电场方向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系统的结构,提高了转向路感的可控性。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发明人: |
周小川;赵万忠;张自宇;王一松;汪桉旭;王春燕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2-2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12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2230759.5 |
公开号: |
CN209617252U |
代理机构: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贺翔 |
分类号: |
B62D5/04(2006.01);B;B62;B62D;B62D5 |
申请人地址: |
210016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 |
主权项: |
1.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循环球式电液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传动模块、电动助力模块、磁流变液助力模块和助力控制模块; 所述的机械传动模块包括方向盘、转向轴、循环球转向器、转向摇臂、转向直拉杆、转向横拉杆、左转向节臂、左梯形臂、左转向节、左侧车轮、右转向节臂、右梯形臂、右转向节、右侧车轮; 所述转向轴的上端与方向盘相连,下端与循环球转向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循环球转向器包括转向螺杆、转向螺母齿条、循环球转向器壳体、齿扇以及循环钢球,其中循环钢球放置于转向螺母齿条与转向螺杆之间的密闭管路内;循环球转向器的输出端通过齿扇与转向摇臂的一端连接,转向摇臂的另一端通过转向直拉杆和左转向节臂相连,带动左转向节和左侧车轮偏转;左转向节臂经左梯形臂与转向横拉杆的一端相连;转向横拉杆的另一端与右梯形臂相连,右梯形臂经右转向节臂与右转向节相连,右转向节带动右侧车轮转向; 所述的电动助力模块包括助力电机和助力电机减速机构,所述的助力电机减速机构的输入端与助力电机相连,所述助力电机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转向轴相连; 所述的磁流变液助力模块包括磁流变液空腔、磁流变液材料、励磁线圈、电极板; 所述的磁流变液材料置于循环球转向器内的磁流变液空腔;所述的励磁线圈置于循环球转向器壳体的外部,励磁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极板通电形成的电场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的助力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转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方向盘角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相连,输出端分别与助力电机、励磁线圈和电极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流变液的循环球式电液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矩传感器安装在转向轴上,通过转向轴获取驾驶员输入的转矩并将转矩信号传递给所述助力控制模块;所述的车速传感器安装在车辆上;所述的方向盘角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方向盘上;所述的位移传感器安装在转向横拉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流变液的循环球式电液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球转向器为长方体;其中,转向螺母齿条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密封绝缘的磁流变液空腔,两个磁流变液空腔内充满磁流变液材料,并通过导液管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流变液的循环球式电液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沿径向置于所述循环球转向器壳体内的前后两端,电极板的外部设有绝缘层,通电时两个电极板之间产生电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流变液的循环球式电液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线圈截面为矩形且为完全一致的两对,两对励磁线圈沿轴向对称安装于循环球转向器壳体外部的两侧,每对励磁线圈沿径向置于所述循环球转向器壳体外部的上下两端,励磁线圈中电流方向保持一致且励磁线圈安装平面垂直于电极板安装平面,同一侧上下两个励磁线圈中间使用绝缘材料隔开。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