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米”型桩芯的排水抗滑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米”型桩芯的排水抗滑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下部方形实心桩底、上部方形外桩壁、上部“米”型内桩芯,采用钢筋笼把三者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下部方形实心桩底穿透滑面并深入基岩且内部开设多个泄水孔;上部方形外桩壁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上部方形外桩壁内设置上部“米”型内桩芯,上部方形外桩壁和上部“米”型内桩芯之间的区域为上部桩身集水空间;上部桩身集水空间的底部与下部方形实心桩底上部对应位置铺设多层排水垫层;泄水孔和导流孔均与相应的上部桩身集水空间相连通;在上部桩身集水空间、泄水孔和导流孔中均充填透水骨料;该抗滑桩的整体性及其抗弯抗剪性能好,且能实现实时排水。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天津;12 |
申请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发明人: |
黄达;罗世林;吴礼舟;裴向军;王俊杰;肖衡林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8-2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15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783198.8 |
公开号: |
CN110453699A |
代理机构: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付长杰 |
分类号: |
E02D17/20(2006.01);E;E02;E02D;E02D17 |
申请人地址: |
300130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光荣道8号河北工业大学东院330# |
主权项: |
1.一种“米”型桩芯的排水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下部方形实心桩底(1)、上部方形外桩壁(2)、上部“米”型内桩芯(3)、上部桩身集水空间(4)、透水骨料(6)和排水垫层(7);所述下部方形实心桩底(1)穿透滑面(13)并深入基岩(12)且下部方形实心桩底(1)内开设有多个泄水孔(8);所述上部方形外桩壁(2)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9); 所述上部方形外桩壁(2)内设置上部“米”型内桩芯(3),上部方形外桩壁(2)和上部“米”型内桩芯(3)之间的区域为上部桩身集水空间; 所述上部桩身集水空间(4)的底部与下部方形实心桩底(1)上部对应位置铺设多层排水垫层(7); 所述泄水孔(8)和导流孔(9)均与相应的上部桩身集水空间(4)相连通;在上部桩身集水空间(4)、泄水孔(8)和导流孔(9)中均充填透水骨料(6); 采用钢筋笼把下部方形实心桩底(1)、上部方形外桩壁(2)、上部“米”型内桩芯(3)连接成一个整体,且下部方形实心桩底(1)、上部方形外桩壁(2)和上部“米”型内桩芯(3)整体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方形实心桩底(1)中开设的泄水孔(8)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方形外桩壁(2)的厚度d为桩身断面长度l的1/6;且上部方形外桩壁(2)上均匀布设导流孔(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部“米”型内桩芯的壁厚设置为上部方形外桩壁厚度的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桩身集水空间(4)的断面形状为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透水骨料(6)为碎石或者透水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包括“米”形钢筋笼(5)和方形钢筋笼(10),“米”形钢筋笼(5)位于上部“米”型内桩芯(3)内,方形钢筋笼(10)位于上部方形外桩壁(2)内,且“米”形钢筋笼(5)和方形钢筋笼(10)向下贯穿至下部方形实心桩底中,“米”形钢筋笼(5)与方形钢筋笼(10)焊接成整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部方形外桩壁(2)的外侧包括土工滤膜(10)。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米”型桩芯的排水抗滑桩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 S1现场勘查及室内设计:现场勘查山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捕捉潜在的滑动面(带)的位置,确定抗滑桩尺寸、桩孔深度以及埋设位置; S2预制钢筋笼:采用焊接的方式制作“米”形钢筋笼(5)和方形钢筋笼(11),最后将”米”形钢筋笼(5)装入方形钢筋笼(11)中焊接形成钢筋笼整体; S3制作模板:根据方桩尺寸加工制作方形外模板和三角形内模板; S4施工准备:根据室内设计结果对抗滑桩所需埋设的位置进行测量定位,将钢筋笼、水泥材料、模板以及钻孔设备运至施工现场; S5桩孔施工:按照设计的桩位和桩孔尺寸要求开挖桩孔至设计深度,根据地质条件对桩孔进行护壁处理; S6浇筑下部方形实心桩底(1):将制作好的钢筋笼整体和方形外模板吊装到桩孔内,浇筑下部方形实心桩底(1)至设计高度并预留泄水孔(8); S7浇筑上部方形外桩壁(2)和上部“米”型内桩芯(3):将三角形内模板吊装至设计位置,整体浇筑形成上部方形外桩壁(2)和上部“米”型内桩芯(3),并在上部方形外桩壁(2)预留导流孔(9); S8骨料充填:上述所有步骤完成后拆除模板,充填透水骨料(6)至泄水孔(8)中,随后铺设排水垫层(7),紧接着将透水骨料(6)充填到上部桩身集水空间(4)和导流孔(9)中; S9回填夯实:将土工滤膜(10)包裹在桩身外侧,随后回填桩身与桩孔之间的空间,并夯实且于桩顶覆盖一层黏土(14)。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