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地下室及其建筑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及其建筑。本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包括外墙、壁柱、边跨框架梁和第一斜撑,壁柱设于外墙的内侧且与外墙固定连接,边跨框架梁垂直且固定连接于壁柱,第一斜撑位于外墙的内侧,且第一斜撑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壁柱,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边跨框架梁,以支撑壁柱和外墙。该实用新型通过在地下室的外墙壁柱与边跨框架梁之间设置第一斜撑有利于提高壁柱和外墙的刚度,提高地下室的结构的稳定性;外墙由竖向单方向受力变成竖向、水平两个方向受力,边跨框架梁跨度大幅减小,优化了外墙、边跨框架梁等构件的受力,从而缩减外墙和边跨框架梁的截面大小和配筋数量,综合造价降低,提高经济性。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谢浩文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1-17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12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20074365.7 |
公开号: |
CN209620102U |
代理机构: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万振雄;林玉旋 |
分类号: |
E02D29/045(2006.01);E;E02;E02D;E02D29 |
申请人地址: |
518032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振华路8号设计大厦 |
主权项: |
1.一种地下室,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墙; 壁柱,所述壁柱设于所述外墙的内侧且与所述外墙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外墙的所述内侧为所述外墙朝向室内的一侧; 边跨框架梁,所述边跨框架梁垂直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壁柱;以及 第一斜撑,所述第一斜撑位于所述外墙的所述内侧,且所述第一斜撑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壁柱,所述第一斜撑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边跨框架梁,以支撑所述壁柱和所述外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还包括第二斜撑,所述第二斜撑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壁柱,所述第二斜撑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地下室的底板,以支撑所述壁柱和所述外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为多层地下室,所述多层地下室包括负一层地下室和位于所述负一层地下室以下的剩余地下室,所述负一层地下室设有所述第一斜撑和所述第二斜撑,所述剩余地下室至少设有所述第一斜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和所述第二斜撑的中轴线交于一点。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其特征在于,对于设有所述第二斜撑的所述地下室,设于同一层该所述地下室内的所述第一斜撑和所述第二斜撑的中轴线的交点位于所述壁柱的中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为多层地下室时,相邻两层地下室中,该所述相邻两层地下室的其中一层地下室位于另一所述地下室的上方,设于所述其中一层所述地下室的所述第二斜撑与另一层所述地下室的所述第一斜撑的中轴线的交点位于所述边跨框架梁的中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跨框架梁的跨度为L,所述第一斜撑与所述边跨框架梁的交点到所述边跨框架梁和所述壁柱的连接点的距离为c,L/3≤c≤L/2; 所述壁柱的高度为H,所述边跨框架梁和所述壁柱的连接点到所述第一斜撑和所述壁柱的交点的距离为d,H/2≤d≤2H/3。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和所述第二斜撑的材质均为混凝土。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与所述壁柱以及所述边跨框架梁一体浇筑,所述第二斜撑与所述壁柱一体浇筑。 10.一种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下室。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