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加强白车身框架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强白车身框架,包括车身前端框架、下车体框架、侧围框架、顶盖框架和尾部框架,所述车身前端框架上部与所述顶盖框架前部固定连接,所述车身前端框架后部与所述下车体框架前部固定连接,所述下车体框架后部与所述尾部框架前部固定连接,所述尾部框架上部与所述顶盖框架后部固定连接,所述车身前端框架的前防撞梁和吸能盒纵向截面形状均为“目”字形,所述前防撞梁与前端模块中部设有防撞支撑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强白车身框架,其增加车身前部结构吸能区域在正面碰撞过程中的吸能量,提高车身前部结构的横向刚度和前舱横摆模态、提升正面碰撞安全性能和传力效率,提高车身框架的整体强度,从而提升乘坐舒适性。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西;45 |
申请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劳兵;和丽梅;谢贵山;林智桂;周士智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09-2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12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600677.9 |
公开号: |
CN209617276U |
代理机构: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分类号: |
B62D25/08(2006.01);B;B62;B62D;B62D25 |
申请人地址: |
545007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河西路18号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权项: |
1.一种加强白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前端框架、下车体框架、侧围框架、顶盖框架和尾部框架,所述车身前端框架上部与所述顶盖框架前部固定连接,所述车身前端框架后部与所述下车体框架前部固定连接,所述下车体框架后部与所述尾部框架前部固定连接,所述尾部框架上部与所述顶盖框架后部固定连接,所述侧围框架固定于所述下车体框架左右两侧部,所述车身前端框架包括前防撞梁和吸能盒,所述前防撞梁和所述吸能盒纵向截面形状均为“目”字形,所述前防撞梁与前端模块中部设有防撞支撑板,所述防撞支撑板上端部固定于所述前端模块上,所述防撞支撑板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前防撞梁上,所述前端模块由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前防撞梁和所述吸能盒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防撞支撑板由钢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白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和所述前防撞梁中央均横向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纵向截面形状呈波浪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白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体框架的前围板总成包括前围板上件、前围板下件和前围板左件,所述前围板上件固定于第一前大梁上,所述前围板左件固定于第二前大梁上,所述前围板下件上端部固定于所述前围板左件下端部,所述前围板下件端部固定于纵梁连接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强白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体框架还包括前大梁封板,所述前大梁封板上设置封板延伸件,所述封板延伸件与门槛内板前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围板上件、前围板下件和前围板左件与所述封板延伸件围设有“8”字形的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加强白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体框架的前地板纵梁与第一车架横梁之间设有前地板纵梁连接板,所述前地板纵梁连接板前端部与所述前地板纵梁后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前地板纵梁连接板后端部与所述第一车架横梁前端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加强白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框架的侧围上边梁加强板由A柱加强板上部延伸至D柱加强板上部,所述侧围框架的门槛外板由所述A柱加强板下部延伸至C柱加强板中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强白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加强板与所述D柱加强板中部之间设有后侧围连接板,所述后侧围连接板前端部与所述C柱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后侧围连接板后端部与所述D柱加强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强白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加强板设有封闭的C柱腔体,所述C柱腔体由C柱加强板上部延伸至后轮罩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加强白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框架的B柱内板延伸至门槛内板下翻边处,后轮罩支撑板延伸至后大梁内部,所述后轮罩支撑板与所述后大梁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加强白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框架的后轮罩内板与后地板连接处设有至少两块纵向截面形状为“L”形的后轮罩支撑板,所述后轮罩支撑板延伸至后大梁内,所述后轮罩支撑板分别与后大梁和后大梁加强板固定连接。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