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弯桥理论的探讨及其支承体系的研究
论文题名: 弯桥理论的探讨及其支承体系的研究
关键词: 曲线梁桥;支承体系;扭转效应;弯桥理论
摘要: 随着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方法、计算手段的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首先对曲线梁桥的原有理论——符拉索夫方程进行了推导,并通过进一步计算和分柝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然后研究了曲线梁桥的支承体系,以依托工程为基础,分别从不同的中墩外偏距离、不同中墩直径、不同墩梁连接方式、不同曲线半径等方面来进行计算,分析出在以上影响因素下分别考虑主梁自重、预应力张拉及两者组合条件下,曲线梁桥的支反力、主梁的纵向扭转变形、纵向扭矩值的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论: 1)中墩外偏值的大小对自重产生的扭转变形、扭矩影响较大,而预应力张拉产生的扭转变形及扭矩大小基本不随中墩外偏值的改变而改变,为使成桥阶段扭转效应最小,应综合考虑自重和预应力张拉共同作用,设置合理的中墩外偏值,使内外侧端支承反力趋于平衡,防止端支承上翘。 2)不同的墩梁连接方式对弯桥扭转效应有不同的影响,采用双柱支承可大幅减少弯桥的扭转效应,墩梁固接效果也较明显,铰接不限制扭转的效果,因此为限制弯桥的扭转,宜尽量采取双柱或墩梁固接方式。 3)对于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当采用中墩墩梁固接方式时,采用常规墩柱直径(1m~2m范围)对主梁扭转的约束效果差别不太,因此墩柱直径选择可综合美观、承载力合理选取。 4)平面曲线半径越小,在各阶段梁端及控制断面的扭转效应越大(在成桥阶段,半径为200m的梁端扭矩只有半径为35m的14%),因此小半径弯桥中墩应优先采取限制扭转的措施(如双柱)。
作者: 赵辉
专业: 桥梁与隧道工程
导师: 徐贺文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年度: 200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