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管廊浇筑用芯模及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管廊浇筑用芯模及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廊浇筑用芯模,包括支架框、两块分别设置在支架框两侧的侧模板、设置在支撑框上方的上模板以及两个分别固定在侧模板上边沿的上封角板,两个所述上封角板远离侧模板的一边向上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所述上模板为位于上封角板下方;所述上模板与所述支架框之间设置有支撑上模板并可对上模板与支架框之间距离进行调节的第一调节组件;所述侧模板与所述支架框之间设置有支撑侧模板并可对侧模板与支架框之间距离进行调节的第二调节组件。本发明具有芯模拆除方便,大大缩短了工期。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广东;44
申请人: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深圳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贾文博;张海飞;朱勇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9-1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2-3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872526.1
公开号: CN110629787A
分类号: E02D29/045(2006.01);E;E02;E02D;E02D29
申请人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心路3333号中铁南方总部大厦13楼东座
主权项: 1.一种管廊浇筑用芯模,其特征是:包括支架框(1)、两块分别设置在支架框(1)两侧的侧模板(2)、设置在支撑框上方的上模板(3)以及两个分别固定在侧模板(2)上边沿的上封角板(4),两个所述上封角板(4)远离侧模板(2)的一边向上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所述上模板(3)为位于上封角板(4)下方;所述上模板(3)与所述支架框(1)之间设置有支撑上模板(3)并可对上模板(3)与支架框(1)之间距离进行调节的第一调节组件(6);所述侧模板(2)与所述支架框(1)之间设置有支撑侧模板(2)并可对侧模板(2)与支架框(1)之间距离进行调节的第二调节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浇筑用芯模,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调节组件(6)包括至少三个固定在上模板(3)与支架框(1)之间且不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垂直于上模板(3)且上端固接于上模板(3)下侧的第一螺纹杆(60)、位于第一螺纹杆(60)正下方且下端与支架框(1)固接的第二螺纹杆(61)以及套设在第一螺纹杆(60)和第二螺纹杆(61)上并与第一螺纹杆(60)及第二螺纹杆(61)螺纹连接的第一套筒(62);所述第一螺纹杆(60)和所述第二螺纹杆(61)上的螺纹旋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廊浇筑用芯模,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调节组件(6)还包括固定在支架框(1)上端且与上模板(3)互相垂直的第一支撑管(63)、沿第一支撑管(63)轴线方向穿设于第一支撑管(63)并与第一支撑管(63)滑动配合的第一支撑杆(64)、套设在第一支撑杆(64)上并与第一支撑杆(64)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65)以及固接在第一支撑杆(64)朝向上模板(3)一端的第一托板(6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浇筑用芯模,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调节组件(7)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在侧模板(2)与支架框(1)之间的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垂直于侧模板(2)且一端固接在侧模板(2)朝向支撑框一侧的第三螺纹杆(71)、固定在支撑框上并与第三螺纹杆(71)互相平行的第四螺纹杆(72)以及套设在第三螺纹杆(71)和第四螺纹杆(72)上并与第三螺纹杆(71)及第四螺纹杆(72)螺纹配合的第二套筒(73);所述第三螺纹杆(71)和所述第四螺纹杆(72)上的螺纹旋向相反; 所述第二调节组件(7)还包括至少两个固定连接在侧模板(2)朝向支架框(1)一侧且与侧模板(2)互相垂直的导杆(74)以及套设在导杆(74)上的第三套筒(75),所述第三套筒(75)远离侧模板(2)的一端固接在支架框(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廊浇筑用芯模,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调节件还包括若干固定在支架框(1)朝向侧模板(2)一侧且与侧模板(2)互相垂直的第二支撑管(76)、沿第二支撑管(76)轴线方向穿设于第二支撑管(76)并与第二支撑管(76)滑动配合的第二支撑杆(77)、套设在第二支撑杆(77)上并与第二支撑杆(77)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母(78)以及固接在第二支撑杆(77)朝向侧模板(2)一端的第二托板(7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浇筑用芯模,其特征是:所述侧模板(2)下边沿连接有下封角板(5),所述下封角板(5)一边与所述侧模板(2)铰接,另一边倾斜向下向靠近另一个侧模板(2)的方向延伸;所述侧模板(2)朝向支架框(1)一侧与所述下封角板(5)远离侧模板(2)一边之间连接有第三调节组件(8); 所述第三调节组件(8)包括一端铰接在侧模板(2)朝向支架框(1)一侧的第五螺纹杆(81)、一端铰接在下封角板(5)远离侧模板(2)一边的第六螺纹杆(82)以及套设在第五螺纹杆(81)和第六螺纹杆(82)上并与第五螺纹杆(81)及第六螺纹杆(82)螺纹配合的第四套筒(83),所述第五螺纹杆(81)和所述第六螺纹杆(82)上的螺纹旋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浇筑用模芯,其特征是:所述支架框(1)下端四角处均设置有行走组件(9),所述行走组件(9)包括固定在支架框(1)上且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五套筒(91)、穿设于第五套筒(91)并与第五套筒(91)螺纹配合的第七螺纹杆(9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七螺纹杆(92)下端的万向轮(93)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七螺纹杆(92)上端的旋拧把手(94);所述万向轮(93)抵接在所述第五套筒(91)上时,所述万向轮(93)位于所述支架框(1)底面上方。 8.一种管廊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中所述的一种管廊浇筑用芯模来执行部分步骤,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整体钢筋架制安,形成管廊钢筋支撑结构及芯模支撑架; 步骤二:搭设外模板钢管支架并安装外模板; 步骤三:芯模安装; 步骤四:混凝土浇筑: 4-1:混凝土浇筑时分两次浇筑,管廊初次混凝土浇筑时,起始混凝土坍落度为201-250,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振捣并对组成管廊底板的混凝土进行抹平,形成管廊底板及部分管廊侧板,初次成型的侧板应高于管廊底板15-25cm;等待20-40分钟后在进行二次浇筑,形成完整管廊侧板及管廊顶板; 步骤五:芯模拆除,外模板及外模板钢管支架拆除; 步骤六:外露在管廊外的芯模支撑架切断。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