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适用于狭小空间内的钢管混凝土群桩及其施工方法 |
摘要: |
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内的钢管混凝土群桩及其施工方法,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钻孔;在钻好的孔中采用分段式下放钢套管并构成桩基钢管;在桩基钢管中填充混凝土。本发明所提供的适用于狭小空间内的钢管混凝土群桩的施工方法,通过其对施工工艺的优化改进,使得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解决了在狭小空间内无法采用大型机械设备施工桩基的难题,同时克服了采用人工作业的低效、高风险,亦避免了采用小型设备施作小直径桩基的承载力不足问题。(2)在密贴既有地铁车站施工的下穿隧道中施作的钢管混凝土群桩既可以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起到临时支撑的作用,又可以在施工完成后将其作为永久支护结构,实现永临结合,提高经济效益。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有智慧;农兴中;郭宏博;章慧健;杨宇杰;郭洋洋;李少友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9-2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2-3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929012.5 |
公开号: |
CN110629781A |
代理机构: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分类号: |
E02D27/16(2006.01);E;E02;E02D;E02D27 |
申请人地址: |
51001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环市西路204号 |
主权项: |
1.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内的钢管混凝土群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使用潜孔钻机在位于结构物下方的施工场地的底部进行钻孔,所述钻孔的数量为多个; 步骤二、在每个钻好的孔中采用分段式下放钢套管并构成桩基钢管; 步骤三、在每个所述桩基钢管中填充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狭小空间内的钢管混凝土群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一的具体操作为: 根据所述施工场地的空间确定所述钢套管尺寸; 根据确定好的所述钢套管尺寸以及所述钻孔设计深度选择所述潜孔钻机进行钻孔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狭小空间内的钢管混凝土群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的具体操作为: 在同一个所述钻孔中,逐一下放所述钢套管,并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固定相连接的两个所述钢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狭小空间内的钢管混凝土群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三的具体操作为: 在所述桩基钢管中填充微膨胀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狭小空间内的钢管混凝土群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桩基钢管的顶端与所述结构物底板下方之间设置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还位于所述结构物底板上设置的结构柱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狭小空间内的钢管混凝土群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台阶法施工,开挖出所述施工场地,所述施工场地的底部为台阶法施工时形成的上台阶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狭小空间内的钢管混凝土群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钻孔采用梅花形布置。 8.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内的钢管混凝土群桩,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设置在既有结构物底板下方的施工场地的底部的群桩,所述群桩包括有多个桩基钢管,所述桩基钢管由至少两根钢套管拼接而成,于所述桩基钢管内填充有混凝土填料,所述群桩与所述结构物底板之间有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狭小空间内的钢管混凝土群桩,其特征在于, 于同一个所述桩基钢管中,相拼接的两个所述钢套管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狭小空间内的钢管混凝土群桩,其特征在于, 全部的所述桩基钢管成梅花形布局设置。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