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内嵌式太阳观测卫星构型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嵌式太阳观测卫星构型,包括载荷舱、平台舱、电磁吸合连接装置、穿舱电缆、天线、平台载荷;载荷舱内嵌于卫星构型的平台舱中,通过电磁吸合连接装置与平台舱物理隔离连接;平台载荷设置在平台舱,通过穿舱电缆与天线连接;平台舱外表面附有侧板,侧板上设置平台舱视场开孔,平台载荷通过平台舱视场开孔观测信息。载荷舱内嵌设计为载荷舱内的设备开展工作提供保护,同时有益于热控系统的设计;平台舱视场开孔,载荷视场无遮挡;穿舱电缆的安装路径不影响载荷舱内悬浮板的运动,实现天线和平台载荷之间的电源供给和数据通信。本发明能够实现卫星平台舱和载荷舱物理隔离,极大提高太阳观测卫星的精度和稳定度。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上海;31 |
申请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发明人: |
张伟;陈昌亚;黄帆;郑京良;张晓;耿志卿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1-2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4-2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081731.6 |
公开号: |
CN109665118A |
代理机构: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分类号: |
B64G1/10(2006.01);B;B64;B64G;B64G1 |
申请人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华宁路251号 |
主权项: |
1.一种内嵌式太阳观测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荷舱(1)、平台舱、电磁吸合连接装置; 载荷舱(1)内嵌于平台舱中; 载荷舱(1)通过电磁吸合连接装置与平台舱物理隔离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太阳观测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荷舱底板(7),所述电磁吸合连接装置设置在载荷舱底板(7)上,呈规则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嵌式太阳观测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吸合连接装置包括解锁装置(4)、重复锁紧解锁机构(5)、磁浮作动器(8),解锁装置(4)、重复锁紧解锁机构(5)分别成对并两两设置在载荷舱底板(7)的对角位置处,磁浮作动器(8)排列在两个解锁装置(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太阳观测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穿舱电缆(9)、天线(6)、平台载荷(10); 平台载荷(10)设置在平台舱,平台载荷(10)通过穿舱电缆(9)与天线(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太阳观测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舱外表面附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平台舱视场开孔(2),所述平台载荷(10)通过平台舱视场开孔(2)观测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嵌式太阳观测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装置(4)为一次性解锁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嵌式太阳观测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装置(4)设置4台、重复锁紧解锁机构(5)设置4台、磁浮作动器(8)设置8台,实现平台舱和载荷舱(1)物理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太阳观测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包括±X轴长侧板(3),所述±X轴长侧板(3)采用整体式布局。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嵌式太阳观测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舱电缆(9)穿越载荷舱底板(7)连接平台载荷(10)与天线(6)。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嵌式太阳观测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装置(4)设置为分离螺母,所述分离螺母将载荷舱(1)和平台舱分离,所述磁浮作动器(8)设置为磁浮机构,所述磁浮机构使得载荷舱(1)悬浮。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