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用于物理破坏地外天体表面结构的小型高速撞击器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物理破坏地外天体表面结构的小型高速撞击器,包括通过爆炸螺栓相连的前端撞击头部和后端设备舱;后端设备舱采用圆柱形构型,由两个半圆柱体组成,两半圆柱体中间设有隔板,隔板内填充炸药,用于后端设备舱两部分的分离,以避免后端设备舱进入撞击区域,后端设备舱包括供电模块、导航敏感器、固体火箭、姿控推力器和控制模块,固体火箭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安装在后端设备舱的下底面,供电模块、导航敏感器、姿控推力器和控制模块布置在两半圆柱体内。本发明可以破坏小行星、彗星等小天体表面结构,以供着陆探测器采样分析,通过自主导航与控制系统实现精确撞击。整个深空撞击器设计紧凑,面向深空探测任务,满足撞击任务需求。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上海;31 |
申请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发明人: |
黄帆;张洁;彭玉明;袁渊;陆希;徐亮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1-17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4-2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044050.2 |
公开号: |
CN109677633A |
代理机构: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分类号: |
B64G1/10(2006.01);B;B64;B64G;B64G1 |
申请人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华宁路251号 |
主权项: |
1.一种用于物理破坏地外天体表面结构的小型高速撞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爆炸螺栓(5)相连的前端撞击头部(1)和后端设备舱(2);后端设备舱采用圆柱形构型,由两个半圆柱体组成,两半圆柱体中间设有隔板(8),隔板(8)内填充炸药,用于后端设备舱两部分的分离,以避免后端设备舱进入撞击区域,后端设备舱包括供电模块(6)、导航敏感器(7)、固体火箭(3)、姿控推力器(4)和控制模块,所述固体火箭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安装在所述后端设备舱的下底面,所述供电模块、导航敏感器、姿控推力器和控制模块布置在两半圆柱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理破坏地外天体表面结构的小型高速撞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敏感器和控制模块用于完成目标小行星接近和追踪过程的导航和控制;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导航敏感器获取小行星表面图像信息,通过控制模块分析并搜索有价值的撞击点,并控制撞击器飞向目标。 3.根据权利要求1用于物理破坏地外天体表面结构的小型高速撞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火箭为撞击提供所需冲量,所述的姿控推力器用于姿态控制和轨道微调,固体火箭推力方向沿撞击器对称轴,姿控推力器推力方向垂直撞击器主对称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理破坏地外天体表面结构的小型高速撞击器,其特征在于:通过4个姿控推力器调整撞击器姿态,保持撞击轨道,保证最佳撞击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理破坏地外天体表面结构的小型高速撞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撞击头部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加工成实心椭球体。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