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模块化隔振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隔振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涉及建筑基础结构的保护技术领域。模块化隔振结构包括隔振单元,隔振单元包括呈层状叠设的两个外侧板和芯部,外侧板的边缘设有用于与相邻隔振单元的对应侧板可拆连接的连接结构,芯部包括泡沫塑料块,泡沫塑料块的边缘具有用于与相邻隔振单元的泡沫塑料块对接以形成连续面状屏蔽的对接部。泡沫塑料块本身不具备吸水和透水能力,由泡沫塑料块构成的完整屏蔽面对渗出地下水形成了良好的阻隔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泡沫塑料块对两个外侧板之间间隔空间进行填充,提前占据了渗出地下水的积存空间,有效避免了地下水在其中大量存积,提高了整个隔振结构的减振效果。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广州大学 |
发明人: |
罗威力;黄俊浩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2-2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4-2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140457.5 |
公开号: |
CN109680728A |
代理机构: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分类号: |
E02D31/08(2006.01);E;E02;E02D;E02D31 |
申请人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
主权项: |
1.一种模块化隔振结构,包括用于相互拼接组合的隔振单元,所述隔振单元包括呈层状叠设的两个外侧板和夹在两个外侧板之间的芯部,其特征是,所述外侧板的边缘设有用于与相邻隔振单元的对应外侧板可拆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芯部包括泡沫塑料块,泡沫塑料块的边缘具有用于与相邻隔振单元的泡沫塑料块对接以形成连续面状屏蔽的对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隔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芯部还包括位于中层的芯板,所述泡沫塑料块有两块,两块泡沫塑料块分别贴合布置在芯板的两侧面位置,芯板的边缘具有用于与相邻隔振单元的芯板对接的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隔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芯板与泡沫塑料块上下错位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模块化隔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侧板为混凝土外侧板,所述芯板为混凝土芯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隔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外侧板与泡沫塑料块之间、混凝土外侧板与泡沫塑料块之间均通过粘结砂浆和尼龙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模块化隔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泡沫塑料块为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隔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侧板的上侧边缘和/或下侧边缘设有上下延伸的螺柱,所述模块化隔振结构还包括螺纹套筒,螺纹套筒与上下相邻的两隔振单元的对应螺柱螺纹连接以使两隔振单元在上下方向上拼接组合。 8.一种模块化隔振结构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挖掘沟槽,吊装隔振单元下沉进入沟槽内,且在隔振单元的连接结构高出地面时将隔振单元支撑定位; (2)吊装后一块隔振单元立于前一隔振单元的正上方,将上下两个隔振单元的连接结构固定连接,使其中的泡沫塑料块上下边缘对接; (3)撤去对前一隔振单元的支撑定位,吊装拼接后的两块隔振单元整体下沉进入沟槽内; (4)整体下沉到位后,向沟槽中填充物料密实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隔振结构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1)之前,先在地面设混凝土导墙,沿导墙的墙壁挖掘沟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隔振结构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在沟槽挖掘完成后,先向沟槽中充入膨润土浆进行填充,在下沉隔振单元的过程中向外泵出多余的膨润土浆。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