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一种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加固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和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的下侧表面与地下连续墙的最底部一排无法施打锚索的底端平齐,钻孔灌注桩的桩顶通过冠梁连接为一体,钻孔灌注桩与地下连续墙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垫层和抗侧力连接板,抗侧力连接板和冠梁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坡型反压混凝土块,坡型反压混凝土块的侧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斜坡面自外向内倾斜形成排水面。本发明采用地下连续墙底部受力等效等强代换的设计理念,传力路径合理,确保基坑支护安全性,有效提高连接板靠近地下连续墙角部抗倾覆能力,具有施工简单和快捷方便的特点,不影响周边环境,成本较低。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苑会杰;巴盼锋;徐汇宾;马小军;孙忠;耿光辉;李东华;冯培进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1-2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0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053968.3
公开号: CN109723055A
代理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晁璐松
分类号: E02D5/00(2006.01);E;E02;E02D;E02D5
申请人地址: 100075 北京市东城区永外沙子口中街32号
主权项: 1.一种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地下连续墙的底部内侧、与地下连续墙之间保持距离打入的一排钻孔灌注桩(2),所述钻孔灌注桩的下侧表面与地下连续墙的最底部一排无法施打锚索(3)的底端平齐,所述钻孔灌注桩的桩顶通过冠梁(4)连接为一体, 所述钻孔灌注桩(2)与地下连续墙(1)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的钢筋混凝土的连接板垫层(5),所述连接板垫层(5)的内端部与地下连续墙(1)的最底部一排无法施打锚索(3)的顶端预打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板垫层(5)的上侧表面与冠梁(4)的下侧表面平齐, 所述钻孔灌注桩(2)与地下连续墙(1)之间、连接板垫层(5)的上侧还固定连接有水平的钢筋混凝土的抗侧力连接板(6),所述抗侧力连接板(6)的上侧表面与冠梁(4)的上侧表面平齐, 所述抗侧力连接板(6)和冠梁(4)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坡型反压混凝土块(7),所述坡型反压混凝土块(7)的宽度等于抗侧力连接板(6)与冠梁(4)的宽度之和,所述坡型反压混凝土块(7)的背部紧靠地下连续墙的外侧表面,坡型反压混凝土块(7)的上侧表面自外向内倾斜形成排水面(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连续墙(1)与钻孔灌注桩(2)之间的距离为3m-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灌注桩(2)为钢管混凝土桩,所述钻孔灌注桩的顶部伸入冠梁的底部厚度不小于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垫层(5)为变截面垫层,其靠近地下连续墙的外端部厚度加厚,加厚部(51)的厚度不小于800mm,宽度不小于500mm,其余部分(52)的厚度不小于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侧力连接板(6)与地下连续墙(1)对应的位置通过植筋(8)拉接,所述植筋(8)进入地下连续墙(1)的长度不小于200mm,所述植筋(8)的进入抗侧力连接板(6)的长度不小于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侧力连接板(6)的钢筋直径为10mm-20mm,钢筋间距为100mm-320mm; 所述抗侧力连接板的钢筋包括上皮双向钢筋(61)、下皮双向钢筋(62)和板中单向钢筋(63),所述植筋(8)分层与上皮双向钢筋(61)和下皮双向钢筋(62)依次焊接,植筋(8)的钢筋间距与双向钢筋的纵筋间距相同; 所述抗侧力连接板的混凝土标号不小于C3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4)的混凝土与抗侧力连接板(6)的混凝土的标号相同并为一体浇筑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型反压混凝土块(7)由标号小于抗侧力连接板(6)混凝土标号的素混凝土制成,坡型反压混凝土块(7)的侧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高度至少为3.0m。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底部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待加固的地下连续墙(1)进行分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无法进行锚索成孔、张拉位置进行统计; 步骤二,测量放线,确定钻孔灌注桩的打桩位置和钻孔灌注桩尺寸; 步骤三,制作钻孔灌注桩的钢管: 钻孔灌注桩包括钢管(21)和桩体混凝土(22),钢管采用成品螺旋焊管,钢管的管壁外侧竖向通高焊有注浆管(23),注浆管均布在管壁外侧,注浆管的底部梅花型布置有一组注浆孔(24); 步骤四,施工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采用旋挖钻机泥浆护壁成孔下护筒工艺,泥浆选用中粘度钠基膨润土; 步骤五: 打入钢管:打入时采用隔一打一的跳位施工,首先打入先施工钻孔灌注桩(2a)的钢管; 打入方法是先用钻头将混凝土垫层破开并成孔,孔高小于钢管的高度,然后吊放钢管进入孔内并下放至孔底,外露段采用钻机动力头下压,压不动后采用钻头从钢管内进行钻孔掏土,然后继续下压,直至钢管下放至设计标高; 浇筑桩体混凝土:每打入一根钢管后,在水下浇注早强混凝土成桩,桩顶浮浆人工清理后磨平; 等待先施工钻孔灌注桩的桩体混凝土(22)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或者36小时之后,在先施工钻孔灌注桩之间开始打入后施工钻孔灌注桩(2b)的钢管,然后浇筑桩体混凝土成桩; 步骤六,成桩后在桩侧注浆:成桩达到14d强度后开始在桩侧注浆,注浆材料为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5~0.6 并加入早强剂,注浆结束时间为地面出现反浆并经确认为纯水泥浆时停止注浆; 步骤七,施工连接板垫层:将抗侧力连接板的下部土体分层填筑和夯实;然后绑扎垫层钢筋,垫层钢筋为双层双向钢筋,浇筑垫层混凝土; 步骤八,在地下连续墙内植筋:破除地下连续墙与抗侧力连接板连接位置的水平加强筋,然后焊接植筋(8); 步骤九,将冠梁(4)和抗侧力连接板(6)的钢筋同时进行绑扎,并均与植筋(8)焊接,单面焊接长度为5d,双面焊接长度为10d,接头错开50%; 步骤十,安装模板后对冠梁(4)和抗侧力连接板(6)的混凝土统一浇筑,钻孔灌注桩(2)的顶部伸入冠梁(4),采用泵送混凝土,完成后浇水养护; 步骤十一,施工坡型反压混凝土块: 抗侧力连接板(6)的上侧浇筑低强度混凝土进行反压,坡型反压混凝土块(7)的上侧表面施工成斜坡。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