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物流智能搬运小车的减震机构及实现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流智能搬运小车的减震机构及实现方法,包括车体底座,车体底座的底面设置有两个弧形槽,且弧形槽内均设置有车轮组件,车体底座与车轮组件之间均通过第一多级调整减震结构连接,车体底座的正上方设置有载物台,且车体底座的顶面四角均设置有导正杆,载物台的底面四角均设置有与导正杆匹配的导正孔,且导正杆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一主弹簧,载物台与车体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多级调整减震结构,该系统能够根据货物重量的不同,以及行驶路面的不同调整装置的减震缓冲能力,使得装置的减震效果更好,同时,能够避免载物台在减震时剧烈摇晃,避免造成货物的损坏,此外,该装置的拆卸更换更方便,有利于设备的维修。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盐城汇金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杨如凤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2-1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10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1548084.7 |
公开号: |
CN109733150A |
代理机构: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分类号: |
B60G17/06(2006.01);B;B60;B60G;B60G17 |
申请人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盐城盐龙街道凤凰南路26号 |
主权项: |
1.一种物流智能搬运小车的减震机构,包括车体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底座(1)的底面设置有两个弧形槽(2),且弧形槽(2)内均设置有车轮组件(3),所述车体底座(1)与车轮组件(3)之间均通过第一多级调整减震结构(4)连接; 所述车体底座(1)的正上方设置有载物台(5),且车体底座(1)的顶面四角均设置有导正杆(6),所述载物台(5)的底面四角均设置有与导正杆(6)匹配的导正孔(7),且导正杆(6)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一主弹簧(8),所述载物台(5)与车体底座(1)之间设置有第二多级调整减震结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智能搬运小车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级调整减震结构(4)包括设置在车轮组件(3)两侧的减震支撑板(401),且减震支撑板(401)与弧形槽(2)之间均设置有竖直的主伸缩杆(402),所述主伸缩杆(402)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二主弹簧(4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流智能搬运小车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伸缩杆(40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滑块(404),所述减震支撑板(401)和弧形槽(2)的表面均设置有与第一滑块(404)匹配的第一滑槽(405),且第一滑块(404)的表面均设置有固定螺栓组件(4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流智能搬运小车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405)的两侧均设置有与第一滑槽(405)垂直的第二滑槽(407),且第二滑槽(407)内均设置有第二滑块(408),所述主伸缩杆(402)的两侧均设置有副伸缩杆(409),且副伸缩杆(409)的底端均通过第一活动连接件(410)与减震支撑板(401)连接,所述副伸缩杆(409)的顶端均通过第二活动连接件(411)与对应的第二滑块(408)连接,且副伸缩杆(409)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二副弹簧(4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流智能搬运小车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404)的内部均设置有容纳腔(413),且容纳腔(413)内固定安装有第一马达(414),所述第一马达(41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驱动轴(415),且第一驱动轴(415)的表面均设置有两个线槽(416),所述线槽(416)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牵引线(417),且牵引线(417)的另一端均穿过第一滑块(404)并与对应的第二滑块(40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智能搬运小车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级调整减震结构(9)包括设置在车体底座(1)顶面的若干个放置槽(901),且放置槽(901)内均设置有旋转伸缩杆(902),所述旋转伸缩杆(902)的侧方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马达(903),且第二马达(903)的输出端均连接有与旋转伸缩杆(902)垂直的第二驱动轴(9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物流智能搬运小车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伸缩杆(902)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二驱动轴(904)固定连接,且旋转伸缩杆(902)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第三滑块(905),所述旋转伸缩杆(902)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一副弹簧(906),所述载物台(5)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分别与第三滑块(905)一一对应的第三滑槽(90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智能搬运小车的减震机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确定货物重量与小车减震系统减震能力的函数关系; S200、确定路面颠簸度在不同货物重量下与小车减震系统减震能力的函数关系; S300、通过小车实际运输货物的重量进行小车减震能力初次调整; S400、通过小车行驶路面的颠簸度进行小车减震能力二次多级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物流智能搬运小车的减震机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0中,对小车减震能力进行初次调整为动态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物流智能搬运小车的减震机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00中,还包括根据使用需求划分小车减震能力调整等级。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