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预防无砟轨道底座板基床表层翻浆冒泥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预防无砟轨道底座板基床表层翻浆冒泥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防无砟轨道底座板边缘处基床表层翻浆冒泥的结构,包括:混凝土底座板、沥青混凝土保护层和憎水性填充材料,混凝土底座板两侧下端具有倒圆角,沥青混凝土保护层铺设在混凝土底座板的倒圆角与路基基床表层之间,憎水性填充材料用于填充倒圆角区域。本发明在保证铁路轨道结构安全运营的条件下,通过转移剪切位置并用沥青封闭,与憎水性填充材料防水两种手段,确保了混凝土底座板边缘处不会产生翻浆冒泥的问题。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北京交通大学
发明人: 肖宏;张茉颜;刘光鹏;高亮;彭华;辛涛;井国庆;王育恒;金锋;令行;崔旭浩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1-07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1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012574.3
公开号: CN109750561A
代理机构: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黄晓军
分类号: E01B1/00(2006.01);E;E01;E01B;E01B1
申请人地址: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主权项: 1.一种预防无砟轨道底座板边缘处基床表层翻浆冒泥的结构,包括:混凝土底座板、沥青混凝土保护层和憎水性填充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底座板两侧下端具有倒圆角,该倒圆角将所述混凝土底座板与路基基床表层的剪切作用位置内移; 所述沥青混凝土保护层铺设在所述混凝土底座板的倒圆角与路基基床表层之间; 所述憎水性填充材料用于填充倒圆角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圆角a为通过理论计算或有限元仿真模拟计算得出的混凝土底座板中上部荷载向下传递的应力扩散角,b为混凝土底座板两端未支承轨道板部分的尺寸,d为混凝土底座板与上部结构接触边缘沿应力扩散角向下扩散至混凝土底座板底面时的尺寸,e为b与d的差值; 其中几何关系为: d=ctanα e=b-ctanα 3≤a≤b-ctan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路基表层应力分布来确定倒圆角a的位置,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出路基基床表层的Mises应力分布,路基基床表层中心位置I处Mises应力最大并向两边逐渐递减,当路基基床表层边缘位置V处应力为中心位置I处应力的0.1—0.2倍时则该接触位置V为所述倒圆角a的内切位置。 4.一种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在路基基床表层铺设所述混凝土底座板,计算所述混凝土底座板倒圆角尺寸; S2、在所述混凝土底座板的倒圆角与路基基床表层之间铺设沥青混凝土保护层; S3、在所述倒圆角区域填充所述憎水性填充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圆角a为通过理论计算或有限元仿真模拟计算得出的混凝土底座板中上部荷载向下传递的应力扩散角,b为混凝土底座板两端未支承轨道板部分的尺寸,d为混凝土底座板与上部结构接触边缘沿应力扩散角向下扩散至混凝土底座板底面时的尺寸,e为b与d的差值; 其中几何关系为: d=ctanα e=b-ctanα 3≤a≤b-ctanα。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路基表层应力分布来确定倒圆角a的位置,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出路基基床表层的Mises应力分布,路基基床表层中心位置I处Mises应力最大并向两边逐渐递减,当路基基床表层边缘位置V处应力为中心位置I处应力的0.1—0.2倍时则该接触位置V为所述倒圆角a的内切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憎水性填充材料的抗剪强度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获得,计算未设置倒圆角时沥青混凝土保护层与混凝土底座板之间的剪切应力,憎水性填充材料的抗剪强度不小于计算所得剪切应力的2倍。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