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施工材料转移装置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材料转移装置,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车轮、连接两个车轮的第一横杆、平行设置于第一横杆上端的第二横杆、分别设置于第二横杆两端的手柄和挂钩,以及设置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将第一横杆的中部和第二横杆的第一端相互连接;两个第二连接杆分别将第二横杆的第二端与第一横杆的两端相互连接;两个第三连接杆分别将第二横杆的第三端与第一横杆的两端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建筑施工材料在施工现场中的灵活搬运,并且结构简单、方便快捷、占用空间小。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天津;12 |
申请人: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周广平;李维宏;崔振喜;李俊鹏;李忠臣;李彦宝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08-21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1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350503.1 |
公开号: |
CN208868067U |
代理机构: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亚竹;张琳琳 |
分类号: |
B62B1/10(2006.01);B;B62;B62B;B62B1 |
申请人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双港乡 |
主权项: |
1.一种施工材料转移装置,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车轮(10)、连接两个所述车轮的第一横杆(11)、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11)上端的第二横杆(1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杆(12)两端的手柄(13)和挂钩(14),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11)和第二横杆(12)之间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15)、第二连接杆(16)和第三连接杆(17);所述第一连接杆(15)将所述第一横杆(11)的中部和所述第二横杆(12)的第一端(P1)相互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16)分别将所述第二横杆(12)的第二端(P2)与所述第一横杆(11)的两端相互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17)分别将所述第二横杆(12)的第三端(P3)与所述第一横杆(11)的两端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材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的筋板(18),所述筋板(18)设置于位于所述第一横杆(11)同一端的第二连接杆(16)和第三连接杆(1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材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横杆(11)两侧的所述筋板(18)数量相等,位置相互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材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18)的数量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材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18)的数量为六个,包括自所述第二横杆(12)分别向两个车轮(10)方向依次设置的一对第一组筋板(181)、一对第二组筋板(182)和一对第三组筋板(183);一对所述第一组筋板(181)之间设有条形连接件(19);一对所述第二组筋板(182)之间设有半圆形加强件(20);一对所述第三组筋板(183)之间设有支撑筋(21),所述支撑筋(21)两端的弯折部分紧贴所述第三组筋板(183)的内壁周缘设置;施工材料转移装置还包括三角增强壁(22),所述三角增强壁(22)紧贴所述第二横杆(12)的下端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材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均匀分布的若干个所述条形连接件(19)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16)的交汇端向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17)的交汇端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材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均匀分布的三个所述半圆形加强件(20)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16)的交汇端向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17)的交汇端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材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21)的数量为三个,分布于靠近所述第一横杆(11)的一端。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