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及其保护架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保护架,包括用于与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机身连接的连接架和与连接架固定连接的保护梁,保护梁包括两个纵向杆和两个横向杆,且横向杆和纵向杆呈井字形分布。本申请提供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保护架采用井字形分布的纵向杆和横向杆,能够避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前翻和侧翻,对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保护性能较高,使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能够在复杂的地面平稳降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不易在着陆时发生侧翻。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海日汗;赵鹏博;印明威;包长春;李京阳;王贤宇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0-1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24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697190.7 |
公开号: |
CN208897337U |
代理机构: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分类号: |
B64D45/06(2006.01);B;B64;B64D;B64D45 |
申请人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8号楼地下一层CB108-002号 |
主权项: |
1.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保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机身连接的连接架和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的保护梁,所述保护梁包括两个纵向杆(10)和两个横向杆(11),且所述横向杆(11)和所述纵向杆(10)呈井字形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设于所述保护梁上方的弓形梁(8),所述弓形梁(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保护梁固定连接,所述弓形梁(8)的中部设有能够与所述机身连接的减震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弓形梁(8)包括前弓形梁和后弓形梁,所述前弓形梁和所述后弓形梁沿所述纵向杆(10)的长度方向并排分布;所述减震器(5)设于所述前弓形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弓形梁设有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管件(14),所述管件(14)远离所述弓形梁(8)的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机身连接的第一管卡(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还包括连接环、连接杆(15)和用于与所述机身连接的第二管卡(3),所述连接环套设固定于所述管件(14)的外周,所述连接杆(15)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环的侧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卡(3)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弓形梁和所述后弓形梁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上杆(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杆(11)和所述纵向杆(10)的搭接处设有两个第三管卡(12)和两个第四管卡,所述第三管卡(12)均套设固定于所述横向杆(11)的外周,所述第四管卡均套设固定于所述纵向杆(10)的外周,所述第三管卡(12)与所述第四管卡一一对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梁的端部具有向上方折弯的弧形结构;或,所述纵向杆(10)固定连接有轮架(13),且所述轮架(13)上设有滑轮;或,所述后弓形梁设有两个所述管件(14),且两个所述管件(14)通过十字支撑架(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梁为碳纤维结构件。 10.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有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保护架。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