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无人浮升一体飞行器吊舱装置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人浮升一体飞行器吊舱装置,包括气囊以及通过四根缆绳与气囊连接的吊舱主体结构,吊舱主体结构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飞控主控制器、推进机构和姿态控制机构;四根缆绳分别连接在气囊的前部两侧和后部两侧,连接在气囊前部的两根缆绳缠绕在其中一台伺服电机的转轴上,且缠绕方向相反,连接在气囊后部的两根缆绳缠绕在另一台伺服电机的转轴上,且缠绕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利用推进机构提供一定的拉力和推力,使无人浮升一体飞行器在滑道上飞行,同时浮升气囊提供升力飞行。依靠姿态控制装置控制前部两根缆绳的差动收放使其滚转,控制后部两根缆绳的同步收放使其俯仰,易于改变姿态,能够完成常规飞行任务,且节约电池消耗。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
发明人: |
陈城;符伟杰;宗泽;褚泽帆;杨博玥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0-0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24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625196.3 |
公开号: |
CN208897338U |
代理机构: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涓涓 |
分类号: |
B64D47/00(2006.01);B;B64;B64D;B64D47 |
申请人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街95号 |
主权项: |
1.一种无人浮升一体飞行器吊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以及通过四根缆绳与气囊连接的吊舱主体结构,吊舱主体结构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飞控主控制器、推进机构和姿态控制机构;所述推进机构包括两台电子调速器、前后螺旋桨、两台无刷电机,两台电子调速器连接飞控主控制器、并分别与两台无刷电机连接,两台无刷电机分别用于驱动前、后螺旋桨;所述姿态控制机构包括两台驱动器、两台减速器、两台伺服电机,飞控主控制器与两驱动器连接,两台驱动器分别连接两台减速器,两台减速器分别与两台伺服电机连接;四根缆绳分别连接在气囊的前部两侧和后部两侧,连接在气囊前部的两根缆绳缠绕在其中一台伺服电机的转轴上,且缠绕方向相反,连接在气囊后部的两根缆绳缠绕在另一台伺服电机的转轴上,且缠绕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浮升一体飞行器吊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两侧固定有四个气囊连接结构,缆绳通过气囊连接结构后缠绕在伺服电机转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浮升一体飞行器吊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连接结构为斜向上方伸出的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滑轮,缆绳穿过滑轮后缠绕在伺服电机转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浮升一体飞行器吊舱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气囊前部的两根缆绳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一根收紧,另一根放长;连接在气囊后部的两根缆绳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同收同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浮升一体飞行器吊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碟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浮升一体飞行器吊舱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器型号为ZLAC70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浮升一体飞行器吊舱装置,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型号为ZLAC60ASM4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浮升一体飞行器吊舱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子调速器型号为好盈120A高压电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浮升一体飞行器吊舱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后螺旋桨尺寸均为21cm*1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浮升一体飞行器吊舱装置,其特征在于:飞控主控制器型号为pixhawk。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