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水陂加固方法及加固改造式陂体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陂加固方法及加固改造式陂体,其中水坡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陂体的上游设置上围堰,在陂体的下游设置下围堰;步骤2:修整上围堰至下围堰之间的河床及陂体的溢流面、临水面和陂顶;步骤3:在陂体至上围堰之间设置防渗铺盖,以降低渗透坡降;步骤4:在陂体至下围堰之间设置防冲体;步骤5:对陂体的溢流面、临水面和陂顶进行加固处理;步骤6:在浇灌混凝土后的溢流面上浇灌出多个消能台,多个消能台呈阶梯状依次排布,相邻两个消能台之间形成消能槽。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公开的水陂加固方法充分利用了原有水陂,既可解决渗漏、破损问题,又能达到加固要求,大大节省投资。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
发明人: |
袁以美;叶合欣;张海发;叶济华;杨松堂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3-22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24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222920.0 |
公开号: |
CN109797718A |
代理机构: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磊 |
分类号: |
E02B7/00(2006.01);E;E02;E02B;E02B7 |
申请人地址: |
51063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寿路122号 |
主权项: |
1.一种水陂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陂体的上游设置上围堰,在陂体的下游设置下围堰; 步骤2:修整上围堰至下围堰之间的河床及陂体的溢流面、临水面和陂顶; 步骤3:在陂体至上围堰之间设置防渗铺盖,以降低渗透坡降; 步骤4:在陂体至下围堰之间设置防冲体; 步骤5:对陂体的溢流面、临水面和陂顶进行加固处理; 步骤6:在浇灌混凝土后的溢流面上浇灌出多个消能台,多个消能台呈阶梯状依次排布,相邻两个消能台之间形成消能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陂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清理陂体至上围堰之间的河床内的淤积物并下挖河床至设计高程,清理陂体至下围堰之间的河床内的淤积物并下挖河床至设计高程; 第二步:清理陂体的溢流面、临水面和陂顶上的淤积物; 第三步:铲除部分陂顶至设计高程;铲除部分溢流面至设计高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陂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防冲体包括依次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消力池、浆砌石海漫和加固桩;所述钢筋混凝土消力池的一端延伸至陂体的陂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陂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陂体的陂顶、临水面和溢流面上分别植入锚筋; 第二步:对植入锚筋后的陂顶、临水面和溢流面浇筑钢筋混凝土。 5.一种加固改造式陂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陂体、陂体混凝土层、多个的消能台、消能槽、防渗铺盖和防冲体; 所述陂体混凝土层覆盖在陂体的临水面、陂顶和溢流面外; 多个所述消能台呈阶梯状依次排布在所述溢流面上;所述消能槽位于相邻两个的所述消能台之间; 所述防渗铺盖设置在所述陂体的上游位置,以降低渗透陂降; 所述防冲体设置在所述陂体的下游位置,以保护下游河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固改造式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台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凹槽,所述凹槽被设置为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消能槽,以方便鱼类溯源回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固改造式陂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消能台上的所述凹槽交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固改造式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体包括钢筋混凝土消力池,所述钢筋混凝土消力池紧邻所述陂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固改造式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消力池上设置有排水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固改造式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体还包括浆砌石海漫和加固桩,所述浆砌石海漫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消力池的下游位置,所述加固桩设置在所述浆砌石海漫的下游位置。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