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高海拔地区钻井法水电站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地区钻井法水电站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施工前的准备,b、拦水坝,c、平行隧道,d、立井施工,e、铺设高压管,f、峒室电站,g、二级发电系统修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抗震性强:钻井水电站是一个点,抗震能力强,而且不会溃坝;2.施工安全:全部是隧道施工,躲开了峡谷施工的难题;3.工程量小:钻井法施工的工程是大坝施工的1/4以内,没有大量的施工材料;4.工期短:同样的施工,比水坝法节省至少三分之一的工期;5.工程造价低:建设费用低,施工简单,降低成本;6.维修简单:整个发电厂房都在峒室内,集中好维护。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安徽;34 |
申请人: |
刘云山 |
发明人: |
刘云山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3-1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24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199893.X |
公开号: |
CN109797722A |
代理机构: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分类号: |
E02B9/00(2006.01);E;E02;E02B;E02B9 |
申请人地址: |
232100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新集镇新集煤矿生活区宿舍 |
主权项: |
1.一种高海拔地区钻井法水电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施工前的准备,接通水电站施工现场水、电管线,布置施工现场,做好机具准备、人员配置、材料准备,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施工设计,详细分析了解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监测计划; b、拦水坝,在海拔高度为2950m处修建一座蓄水库,坝高50m,大坝的修建主要包含坝基、坝肩开挖、基坑排水、边坡支护(喷混凝土、挂网、锚杆、排水孔等)、帷幕灌浆、混凝土浇筑、钢筋制安、止水及附件的埋设、进厂公路、栏杆、浆砌石砌筑、汛期度汛防护和闸门及启闭机安装调试等; c、平行隧道,在海拔高度为3000m处修建一条水平的引水隧道,修建二条高于引水隧道4m的水平运输隧道和输电隧道,贯穿山脉; d、立井施工,运输隧道与输电隧道贯通后,在贯通峒室内分别施工运输立井Ф8m和输电立井Ф6m的两个立井,井深1200m,两立井贯通后,与引水峒室同方向施工泄水峒室; e、铺设高压管,引水隧道施工到位后,向前进方向左侧施工引水峒室,在引水峒室内用石油钻井法施工40个钻孔,与1200m深的泄水峒室贯通,贯通后下设壁厚20mm的高压管,为峒室电站输送高压水; f、峒室电站,在泄水峒室内修建40个峒室电站及二个变电配电峒室,构成蓄水引水发电系统; g、二级发电系统修建,二级发电系统是在一级发电系统的泄水通道内依照一级发电系统结构,继续施工; g1、立井:在一级发电系统的泄水峒室内施工运输立井Ф8m和输电立井Ф6m的两个立井,井深1200m,两立井贯通后,与引水峒室同方向施工泄水峒室; g2、在一级发电系统的峒室电站用石油钻井法施工40个钻孔,与1200m深的泄水峒室贯通; g3、峒室电站:在泄水峒室内修建40个峒室电站及二个变电配电峒室,构成蓄水引水发电系统; h、输电,一级发电系统和二级发电系统的峒室发电发电机组发出20kv左右的电压,到变电峒室变压至110kv,用高压电缆通过输电井输送到地面后再升压供向远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地区钻井法水电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提供的电力容量为500kVA,供电保证率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地区钻井法水电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前期的准备还包括道路的施工,道路为四级公路,道路宽度为6米,泥结石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地区钻井法水电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水坝的施工还包括上游各期围堰的填筑、上游围堰过水后的清淤、恢复以及上游围堰完工后的局部拆除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地区钻井法水电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提供的高压水压力为12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地区钻井法水电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发电机组按60万千瓦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地区钻井法水电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1中在施工完成的泄水峒室内修建一条3000m左右的泄水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地区钻井法水电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2中一级发电系统的峒室电站与1200m深的泄水峒室贯通后下设壁厚20mm的高压管,为二级发电系统峒室电站输送高压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地区钻井法水电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中可以根据需要在二级发电系统基础上按照同样施工方法修建三级发电系统、四级发电系统。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