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二次进坞船舶舵桨装置安装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二次进坞船舶舵桨装置安装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次进坞船舶舵桨装置安装方法,将舵桨装置吊入围井筒体后,根据参考点D与中心点O的高度差H和高度变化值△D修正连接法兰的安装位置,并在调整后将连接法兰与围井筒体固定连接。通过对二次坐墩后的舵桨装置进行修正,可保证舵桨装置的偏转角度的精度,从而使得大大降低了二次进坞坐墩的船舶的舵桨装置安装难度。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广东;44
申请人: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任意;叶镜财;林仁志;马闯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1-3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2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093126.0
公开号: CN109795615A
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彬
分类号: B63B9/00(2006.01);B;B63;B63B;B63B9
申请人地址: 511462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珠江管理区西路68号首层
主权项: 1.一种二次进坞船舶舵桨装置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在船舶出坞前,在所述船舶内部确定舵桨装置的连接法兰的中心点O的安装位置,并将其水平投影至靠近所述船舶的中线一侧的舱壁上的点O’和水平投影至所述船舶的围井筒体的内壁上的点F; 步骤S200、在所述连接法兰上选取若干参考点D,按照舵桨装置的舵线向船艉的倾斜角度A和向船旁的倾斜角度B计算出所述参考点D与所述中心点O的安装高度差H; 步骤S300、所述船舶出坞,并在符合所述舵桨装置的安装条件后二次进坞坐敦; 步骤S400、测量所述点F与所述点O’的高度差△h以及所述点F与所述点O’在所述船舶的横剖面上的水平距离LF; 步骤S500、根据设计图纸计算所述参考点D与所述船舶的所述中线的理论水平距离LD; 步骤S600、利用公式sinα=△h/LF和公式△D=LD*sinα计算出所述船舶二次进坞后所述参考点D与所述点O的高度变化值△D; 步骤S700、将所述舵桨装置吊入所述围井筒体后,根据所述参考点D与所述中心点O的所述高度差H和所述高度变化值△D修正所述连接法兰的安装位置,并在调整后将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围井筒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进坞船舶舵桨装置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0中,所述中心点O与所述点O’和所述点F的连线OO’和OF分别与所述船舶的中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进坞船舶舵桨装置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0中,在所述连接法兰上选取D1、D2、D3、D4四个所述参考点,并在所述连接法兰上做出相应的标记,所述中心点O与D1、D2、D3、D4四个所述参考点共面,并且D1、D2、D3、D4四个所述参考点所处的平面与所述舵桨装置的所述舵线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进坞船舶舵桨装置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点O选择所述连接法兰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中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进坞船舶舵桨装置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参考点D1和参考点D3的连线D1D3与所述船舶的横剖面平行,参考点D2与参考点D4的连线D2D4与所述船舶的纵剖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进坞船舶舵桨装置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参考点D1和参考点D3与所述中心点O的安装高度差为±D1D3/2*sinB,参考点D2和参考点D4与所述中心点O的安装高度差为±D2D4/2*sin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进坞船舶舵桨装置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00中,所述船舶二次进坞坐敦时,需保证所述船舶的长度方向上的坐敦位置不变,保证所述船舶在长度方向上的水平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进坞船舶舵桨装置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700中,所述舵桨装置吊入所述围井筒体后,在所述围井筒体的内壁上对应所述参考点D固定设置有多个顶升装置,利用所述顶升装置的顶升端顶升所述连接法兰,以调节所述参考点D与所述中心点O的高度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进坞船舶舵桨装置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0后,还包括在所述围井筒体内拉设所述舵桨装置的所述舵线,利用工装在所述围井筒体的内壁上对应划出所述围井筒体与所述连接法兰的连接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进坞船舶舵桨装置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00中设置的顶升装置的顶升端的端面与所述连接线平齐。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