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局部包裹式连续输送带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部包裹式连续输送带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连续输送带运输系统运输不灵活、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依次连接的机尾敞开段、中间包裹段和机头敞开段;所述中间包裹段包括桁架梁和支撑输送带的闭合式托辊架,闭合式托辊架设置在桁架梁上,所述中间包裹段分为仰拱起坡包裹段、穿越台车包裹段和过台车落地包裹段;所述输送带依次穿过仰拱起坡包裹段、穿越台车包裹段和过台车落地包裹段。本发明采用输送带首尾段敞开,中间段包裹密封起坡运输出渣方式,避免了隧道仰拱施工受连续胶带运输机落地铺设而带来的干扰及影响,可实现仰拱施工段不拆运输带及钢桁架而连续不间断出渣,提高了出渣效率。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陕西;61 |
申请人: |
西安中铁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张鑫;王永发;史伟;张文斌;刘涛;刘文学;邱胜进;王文;张石;巨建刚;田伟军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3-2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2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241654.6 |
公开号: |
CN109809144A |
代理机构: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园 |
分类号: |
B65G39/12(2006.01);B;B65;B65G;B65G39 |
申请人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八路126号地铁大厦727号 |
主权项: |
1.一种局部包裹式连续输送带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机尾敞开段(1)、中间包裹段和机头敞开段(5);所述中间包裹段包括桁架梁(27)和支撑输送带(11)的闭合式托辊架(E),闭合式托辊架(E)设置在桁架梁(27)上,所述中间包裹段分为仰拱起坡包裹段(2)、穿越台车包裹段(3)和过台车落地包裹段(4);所述输送带(11)依次穿过仰拱起坡包裹段(2)、穿越台车包裹段(3)和过台车落地包裹段(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包裹式连续输送带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尾敞开段(1)包括机尾固定平台(13),机尾固定平台(13)上设有机尾固定架(9),机尾固定架(9)上部设有破碎机(14)、下部设有用于支撑输送带(11)的转向滚筒(8),机尾固定架(9)的一侧设有机尾过渡支架(12),机尾过渡支架(12)上设有托辊组(16),支撑输送带(11)绕过转向滚筒(8)后向穿过前托辊组(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包裹式连续输送带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敞开段(5)包括机头固定平台(20),机头固定平台(20)上设有机头固定架(19),机头固定架(19)上设有主动滚筒(17)和从动转向滚筒(18),主动滚筒(17)与驱动装置相连接,机头固定架(19)的一侧通过伸缩调节油缸(22)连接有机头过渡支架(24),机头过渡支架(24)上设有托辊组(16),机头过渡支架(24)下部设有用于张紧输送带(11)的张紧调节器(2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局部包裹式连续输送带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组(16)包括第一敞开托辊(D)、第二敞开托辊(C)、中间托辊(B)和闭合托辊(A);所述第一敞开托辊(D)、第二敞开托辊(C)和中间托辊(B)均包括托辊支架(31),托辊支架(31)上设有底部托辊(30)和对称设置的侧部托辊(29),第一敞开托辊(D)的两侧部托辊(29)之间的夹角为140°~150°;第二敞开托辊(C)的两侧部托辊(29)之间的夹角为130°~140°;中间托辊(B)的两侧部托辊(29)之间的夹角为100°~120°;所述闭合托辊(A)包括支撑框(36),支撑框(36)的中部设有首尾相连的六个托辊(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局部包裹式连续输送带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式托辊架(E)包括组合式矩形桁架(35),组合式矩形桁架(35)上设有两组首尾相连的六个托辊(2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局部包裹式连续输送带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式托辊架(E)包括组合式三角形桁架(35a),组合式三角形桁架(35a)上设有至少一组首尾相连的六个托辊(28)。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局部包裹式连续输送带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仰拱起坡包裹段(2)的桁架梁(27)向上倾斜设置,过台车落地包裹段(4)的桁架梁(27)向下倾斜设置;穿越台车包裹段(3)的桁架梁(27)穿过辅助台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局部包裹式连续输送带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梁(27)分别通过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与辅助台车相连接,横向移动机构用于调节桁架梁(27)在隧道径向的位置,纵向移动机构用于调节桁架梁(27)在隧道轴向的位置。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局部包裹式连续输送带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启动输送带运输系统,将隧道中的渣料投至机尾固定支架上部的破碎机的投料口,渣料经过破碎机破碎成一定粒径后,在重力作用下落至下部机尾敞开段的运输带上,机尾敞开段的长度根据现场实际工况而定; S2:载有渣料的输送带依次通过机尾敞开段的第一敞开托辊、第二敞开托辊、中间托辊和闭合托辊,输送带从敞开状态逐渐变为包裹状态,实现渣料被输送带包裹式封闭运输; S3:包裹有渣料的输送带通过仰拱起坡包裹段的桁架梁,提升至过台车落地包裹段的桁架梁,然后经过台车落地包裹段的桁架梁运至机头敞开段,这个过程实现穿越辅助台车的目的; S4:包裹有渣料的输送带依次通过至机头敞开段的闭合托辊、中间托辊、第二敞开托辊和第一敞开托辊,输送带从包裹状态逐渐变为敞开状态,便于渣料的输出,实现渣料的运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局部包裹式连续输送带运输系统的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通过对组合式矩形桁架或组合式三角形桁架的拆卸,使输送带在仰拱起坡包裹段和过台车落地包裹段成一定角度悬空布置,对隧道施工工序不产生施工干扰;桁架梁通过调节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实现输送带运输过程中的横向转弯半径调节及线性调节。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