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车载多旋翼无人机充电装置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多旋翼无人机充电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和充电平台,所述充电平台包括充电基座和设于充电基座上的充电台,所述充电台顶部设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内设有充电接头A,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设有充电对接装置,所述充电对接装置包括可折叠的充电杆和起落架,所述充电杆下端设有与充电槽内充电接头A对应的充电接头B,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底部设有容纳槽,所述充电杆通过转轴安装在容纳槽内,下壳体内还设有驱动转轴转动从而收起充电杆的驱动电机。本发明适用于巡检线路的大中型多旋翼无人机,缩短了无人机充电时所需要移动的路程,加快了巡检速度。充电对接过程快速稳定,可操作性强,使用方便。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北;42 |
申请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发明人: |
吴彦春;李宇琪;高梓航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2-2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2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125917.7 |
公开号: |
CN109808530A |
代理机构: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宏伟 |
分类号: |
B60L53/30(2019.01);B;B60;B60L;B60L53 |
申请人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
主权项: |
1.一种车载多旋翼无人机充电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和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平台包括充电基座和设于充电基座上的充电台,所述充电台顶部设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内设有充电接头A,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设有充电对接装置,所述充电对接装置包括可折叠的充电杆和起落架,所述充电杆下端设有与充电槽内充电接头A对应的充电接头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多旋翼无人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底部设有容纳槽,所述充电杆通过转轴安装在容纳槽内,下壳体内还设有驱动转轴转动从而收起充电杆的驱动电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多旋翼无人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包括安装在下壳体底部两侧的大支架和小支架,所述大支架和小支架均为U型支架,大支架宽度大于小支架且两者高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多旋翼无人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支架和小支架顶部均通过支架轴安装在下壳体内,两个支架轴通过齿轮啮合相连保持同步异向转动,其中一个支架轴通过电机驱动旋转。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多旋翼无人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台上的充电槽为锥形导向槽,所述充电接头A为分布于锥形导向槽底部侧壁一圈的导电片,对应的所述充电接头B为设于充电杆下端的外部一圈的导电触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多旋翼无人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导向槽内四周设有一圈用于增加与充电杆接触稳定性的阻尼块,所述阻尼块前端为圆弧形结构,对应的充电杆下端也为锥形导向头。 7.如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多旋翼无人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台四周的充电基座内设有多个磁铁,下壳体内设有多个与之对应的软磁体。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多旋翼无人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采用塑料制成,两者之间过塑料材质的形变产生过盈配合进行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多旋翼无人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四周设有多个折叠臂,折叠臂外端设有旋翼电机,每个旋翼电机上设有一对用于飞行的旋翼。 10.如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多旋翼无人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台的充电槽顶部设有能自动打开的保护罩,充电台上设有无线通讯模块和控制保护罩打开的控制器,所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与充电台对应的无线通讯模块。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