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织物自动精准对折装置及检测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性能检测领域,涉及一种织物自动精准对折装置及检测方法。一种织物自动精准对折装置包括旋转机构、自动对折机构和折痕生成机构。所述的自动对折机构位于旋转机构的一侧手指气缸下方,自动对折机构的另一侧手指气缸固定有折痕生成机构。两套织物自动精准对折装置对称设置在水平面上,可同时进行织物对折,提高效率。第一转台上方固定旋转臂,旋转臂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旋转气缸和第二旋转气缸,两个旋转气缸以旋转臂中心对称。本发明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准确控制织物试样的弯曲和对折,实现织物折皱回复过程的自动检测。通过机械和数控技术,有效避免了试样待测部位不受人为因素干扰,提高了检测精度。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江南大学 |
发明人: |
王蕾;高卫东;孙丰鑫;范雪荣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1-1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2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048121.6 |
公开号: |
CN109813874A |
代理机构: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梅洪玉;刘秋彤 |
分类号: |
G01N33/36(2006.01);G;G01;G01N;G01N33 |
申请人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
主权项: |
1.一种织物自动精准对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机构、自动对折机构和折痕生成机构;所述的自动对折机构位于旋转机构的一侧手指气缸下方,自动对折机构的另一侧手指气缸固定有折痕生成机构; 旋转机构包括第一转台(1),第一金属薄片(5)、第一手指气缸(6)、第一旋转气缸(7)、第二旋转气缸(8)、第二手指气缸(9)和第二金属薄片(11); 所述的第一转台(1)上方固定旋转臂,旋转臂的两端分别固定第一旋转气缸(7)和第二旋转气缸(8),两个旋转气缸以旋转臂中心对称;第一转台(1)旋转带动两个旋转气缸旋转;第一旋转气缸(7)输出端固定第一手指气缸(6),第二旋转气缸(8)输出端固定第二手指气缸(9),两个手指气缸方向与水平面垂直,旋转气缸带动手指气缸竖直方向转动90°,使手指气缸与水平面平行; 手指气缸实现贴合在金属薄片两面的试样夹取;金属薄片处于对折试样的中间,防止试样粘连;旋转气缸使被手指气缸夹起的试样方向转动90°,形成折痕与水平面垂直的状态,便于回复角测试时测试结果不受试样自重影响;转台使试样从自动对折机构上传递到折痕生成机构上; 自动对折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3)、第一升降平台(4)、第一真空翻转平台(23)和第一试样定位块(24); 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3)和第一试样定位块(24)固定在第一升降平台(4)的上表面,第一试样定位块(24)位于第一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且位于第一手指气缸(6)的下方;第一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第一真空翻转平台(23),两个第一真空翻转平台(2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同步齿轮(27),两个第一真空翻转平台(23)通过同步齿轮(27)的齿合,由第一伺服电机(3)带动翻转;两个第一真空翻转平台(23)水平固定在第一试样定位块(24)上方,且两者之间垂直固定金属薄片;所述的第一真空翻转平台(23)为方形块状,方形块状侧面设有吸风孔,吸风孔与吸风机相连,试样放置在第一真空翻转平台(23)上,吸风孔吸附试样两边,在第一真空翻转平台(23)翻转的过程中,使试样两边保持对齐; 折痕生成机构包括第一压紧气缸(10)和第一电磁靠块(12);所述的第一压紧气缸(10)和第一电磁靠块(12)固定在折痕支架上方,第一压紧气缸(10)和第一电磁靠块(12)相对设置且与旋转机构的手指气缸等高,当手指气缸夹持金属薄片竖直方向转动90°时,金属薄片位于第一压紧气缸(10)和第一电磁靠块(12)两者间隙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自动精准对折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翻转平台设有三个平行的吸风孔,位于真空翻转平台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自动精准对折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将织物试样平放于第一真空翻转平台(23)上表面,开启测量机; 步骤2:第一真空翻转平台(23)的吸风孔吸住试样两端; 步骤3:第一升降平台(4)上升,第一伺服电机(3)驱动同步齿轮(27),使第一真空翻转平台(23)翻转,带动试样形成对折状态,第一金属薄片(5)位于试样之间; 步骤4:第一手指气缸(6)握持住对折在一起的试样两边; 步骤5:第一真空翻转平台(23)关闭真空,第一伺服电机(3)驱动第一真空翻转平台(23)逆向翻转,恢复打开状态,第一升降平台(4)下降; 步骤6:第一转台(1)旋转180°,试样由第一手指气缸(6)握持运送到折痕生成机构; 步骤7:第一旋转气缸(7)旋转90°,将试样置于第一压紧气缸(10)和第一电磁靠块(12)之间,打开第一电磁靠块(12),使第一电磁靠块(12)吸住第一金属薄片(5),则试样的一部分被稳定夹持在折痕生成机构上; 步骤8:第一压紧气缸(10)启动,对试样进行加压;同时,第一手指气缸(6)放开,停止对试样的握持; 步骤9:达到加压时间后,第一压紧气缸(10)松开,第一电磁靠块(12)仍然吸住第一金属薄片(5),织物试样处于折痕自由回复状态,相机记录试样回复过程的状态; 步骤10:当织物试样自由回复一段时间后,第一电磁靠块(12)的电磁铁松开,第一旋转气缸(7)旋转90°返回初始状态; 步骤11:当第一升降平台(4)下降后,即可在第一真空翻转平台(23)上表面放入下一块试样,重复步骤2到步骤10。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