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自动车篷装置
专利名称: 自动车篷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遮盖完全的自动车篷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车厢,还包括固定杆、牵引杆、移动杆组、滑动件和驱动牵引杆做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车厢靠近车头的一端为连接端,远离车头的一端为自由端;固定杆固定设置在车厢的连接端;移动杆组的第一连接端与固定杆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移动杆组的第二连接端与牵引杆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固定杆和牵引杆均横跨车厢顶部,牵引杆通过滑动件在车厢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移动杆组由若干纵向排列的移动杆构成,相邻两个移动杆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移动杆组在展开时,牵引杆位于车厢的自由端。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自动实现车篷布对车厢的完全遮盖,同时能够自动收缩,方便人员装卸货。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四川;51
申请人: 攀枝花学院
发明人: 谭科华;徐晓翠;欧阳红琳;唐宇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3-19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3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207823.4
公开号: CN109823257A
代理机构: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何强;杨冬
分类号: B60P7/04(2006.01);B;B60;B60P;B60P7
申请人地址: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机场路10号
主权项: 1.一种自动车篷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车厢(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杆(2)、牵引杆(3)、移动杆组、滑动件和驱动牵引杆(3)做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车厢(1)靠近车头的一端为连接端,远离车头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杆(2)固定设置在车厢(1)的连接端;所述移动杆组的第一连接端与固定杆(2)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移动杆组的第二连接端与牵引杆(3)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所述固定杆(2)和牵引杆(3)均横跨车厢(1)顶部,所述牵引杆(3)通过滑动件在车厢(1)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 所述移动杆组由若干纵向排列的移动杆(4)构成,相邻两个所述移动杆(4)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移动杆组在展开时,所述牵引杆(3)位于车厢(1)的自由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为两个,所述牵引杆(3)的两端和两个所述滑动件均分别位于车厢(1)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滑槽(5)和牵引轮(301);所述滑槽(5)横向固定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所述牵引轮(301)设置在牵引杆(3)的端部;所述滑槽(5)与牵引轮(301)滚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6)、减速器(7)、第一转向定滑轮(8)、第二转向定滑轮(9)、第一定滑轮(10)、第二定滑轮(11)、第一牵引索(12)和第二牵引索(13); 所述车厢(1)靠近车头的侧面为连接面(101),所述驱动电机(6)和减速器(7)均设置在连接面(101)上; 所述减速器(7)与驱动电机(6)的转轴连接,所述减速器(7)具有转动方向相反且转速相同的第一输出轴(701)和第二输出轴(702);所述第一输出轴(701)和第二输出轴(702)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线辊和第二线辊; 与所述连接面(101)竖向垂直且过连接面(101)中心的面为竖向中垂面,所述第一转向定滑轮(8)与第二转向定滑轮(9)以所述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转向定滑轮(8)和第二转向定滑轮(9)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1)连接端; 所述第一定滑轮(10)和第二定滑轮(11)以所述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且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1)自由端; 所述第一转向定滑轮(8)到滑槽(5)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定滑轮(10)到滑槽(5)的高度; 所述第一线辊、第一转向定滑轮(8)和第一定滑轮(10)通过第一牵引索(1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线辊、第二转向定滑轮(9)和第二定滑轮(11)通过第二牵引索(13)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牵引索(12)与牵引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索(13)与牵引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组横跨车厢(1)顶部,所述移动杆(4)的两端分别位于车厢(1)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所述移动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滚轮(401),所述滚轮(401)与滑槽(5)滚动配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两个所述限位件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上,所述限位件与滑槽(5)平行设置,两个所述限位件以所述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 所述限位件包括上板(14)、下板(15)、支承条(16)和若干立辊(17);所述上板(14)与下板(15)之间构成安装空间;所述支承条(16)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上,且位于安装空间中; 所述上板(14)和下板(15)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均与滑槽(5)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牵引杆(3)和移动杆(4)均分别穿过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 所述立辊(17)竖向设置在安装空间中,且分别与牵引杆(3)和移动杆(4)套接,所述立辊(17)的高度小于安装空间的高度;所述立辊(17)与支承条(16)滚动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两个所述第一锁定装置、两个第二锁定装置均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上; 所述第一锁定装置靠近车厢(1)连接端,所述第二锁定装置靠近车厢(1)自由端;两个第一锁定装置和两个第二锁定装置均分别以所述竖向中垂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 所述移动杆组收缩时,移动杆组与牵引杆(3)构成收缩杆组,第一锁定装置位于固定杆(2)对侧的收缩杆组一方;所述移动杆组展开时,第二锁定装置位于移动杆组的第二连接端靠近牵引杆(3)的一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均包括挂钩(19)、连接扣(20)和旋臂(21); 所述上板(14)和下板(15)之间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外侧板(18),所述外侧板(18)上设置有固定块(24);所述旋臂(21)与固定块(24)铰接,且与连接扣(20)转动连接;所述挂钩(19)固定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上,且与所述连接扣(20)钩挂。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包括上支撑板(501)、下支撑板(502)和滚动件,所述上支撑板(501)和下支撑板(502)沿长度方向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上,且分别与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相垂直; 所述上支撑板(501)和下支撑板(502)之间具有运动空间;所述滚动件设置在运动空间中,且与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相平行;所述滚动件将运动空间分为第一连接空间(26)和第二连接空间(27),所述第一连接空间(26)与车厢(1)长度方向的外侧面相连,所述牵引轮(301)和滚轮(401)均设置在第一连接空间(26)中; 所述滚动件包括上限位条(503)和下限位条(504);所述上限位条(503)固定设置在上支撑板(501)的下表面,所述下限位条(504)固定设置在下支撑板(502)的上表面,所述上限位条(503)与下限位条(504)之间具有滑动空间,所述滑动空间将第一连接空间(26)和第二连接空间(27)相连通; 所述牵引杆(3)靠近牵引轮(301)的端部和移动杆(4)靠近滚轮(401)的端部均设置有轴承(25),所述轴承(25)与滑动空间滚动配合; 所述上支撑板(50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空间(27)相连通的滑道,所述牵引杆(3)和移动杆(4)均分别穿过滑道,且延伸至第二连接空间(27)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车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23),所述弹簧(23)的一端与固定块(24)连接,另一端与旋臂(21)相对挂钩(19)的背面连接。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