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砂土边坡防护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土边坡防护施工方法,步骤如下:1)混凝土基桩施工;2)在砂土边坡的外表层铺设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钢筋网与相邻的混凝土基桩上的钢筋焊接;3)从边坡底部向上1.8~2米的范围内为第一梯度,对第一梯度的砂土层进行固化;4)在第一梯度的砂土层的上方进行第二梯度的砂土层固化,第二梯度的砂土层的高度为3.5米,按照第一梯度的砂土层的固化方式对第二梯度的砂土层进行固化;5)重复步骤4),直至剩下的边坡的砂土层固化完毕。本发明将砂土固化后与钢筋网形成一整体,同时钢筋网与混凝土基桩连接,一旦固化后的砂土层受力,并将该力传递到岩石层内,整个砂土边坡固化后结构更牢固,砂土边坡防护效果最佳。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陕西;61 |
申请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发明人: |
仲伟秋;杨涛;王立刚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2-1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3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120288.9 |
公开号: |
CN109826211A |
代理机构: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分类号: |
E02D17/20(2006.01);E;E02;E02D;E02D17 |
申请人地址: |
710048 陕西省西安市金花南路19号 |
主权项: |
1.一种砂土边坡防护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混凝土基桩施工:沿砂土边坡从下向上依次设置多排混凝土基桩(1),具体步骤为: 1.1)沿砂土边坡从下向上钻基桩孔(2),所述基桩孔(2)从表层的砂土层(3)伸进岩石层(4)1.5~2米;所述基桩孔(2)为内低外高的倾斜孔,基桩孔(2)的倾斜角度为4~6°; 1.2)向基桩孔(2)内放入边坡钢筋笼;所述边坡钢筋笼包括第一段钢筋笼(5)、第一扩张器(6)、第二段钢筋笼(7)、第二扩张器(8)和第三段钢筋笼(9);所述第一扩张器(6)和第二扩张器(8)均包括圆筒(10)、卡条(11)、第一滑动套板(12)和第二滑动套板(13);所述圆筒(10)的中部外圆周上均布多个卡条(11),所述卡条(11)的一端铰接在圆筒(10)上,所述圆筒(10)的一端设有连接板Ⅰ(14),圆筒(10)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板Ⅱ(15),所述第一滑动套板(12)套在圆筒(10)上并位于连接板Ⅰ(14)与卡条(11)之间,第二滑动套板(13)套在圆筒(10)上并位于连接板Ⅱ(15)与卡条(11)之间,所述第一滑动套板(12)和第二滑动套板(13)与圆筒(10)滑动配合,所述卡条(11)的另一端向第二滑动套板(13)的一侧张开并伸出第二滑动套板(13)的外边缘;所述第一扩张器(6)的圆筒(10)的一端通过其上的连接板Ⅰ(14)与第一段钢筋笼(5)的一端焊接,所述第一扩张器(6)的圆筒(10)的另一端通过其上的连接板Ⅱ(15)与第二段钢筋笼(7)的一端焊接,所述第二扩张器(8)的圆筒(10)的一端通过其上的连接板Ⅰ(14)与第二段钢筋笼(7)的另一端焊接,所述第二扩张器(8)的圆筒(10)的另一端通过其上的连接板Ⅱ(15)与第三段钢筋笼(9)焊接;所述边坡钢筋笼放置在基桩孔(2)内后,所述第一段钢筋笼(5)、第一扩张器(6)、第二段钢筋笼(7)和第二扩张器(8)均位于岩石层(4)内,所述第三段钢筋笼(9)穿过砂土层(3)并伸出砂土层(3);所述第一扩张器(6)和第二扩张器(8)上的第一滑动套板(12)和第二滑动套板(13)的外径略小于基桩孔(2)的直径; 1.3)向基桩孔(2)内逐步浇注混凝土: 在第一段钢筋笼(5)内的混凝土浇注满时,混凝土推动第一扩张器(6)上的第一滑动套板(12)滑向第一扩张器(6)上的卡条(11)并压紧卡条(11); 在第一扩张器(6)和第二段钢筋笼(7)内的混凝土浇注满时,混凝土推动第一扩张器(6)上的第二滑动套板(13)滑向第一扩张器(6)上的卡条(11)并压紧卡条(11),第一扩张器(6)上的卡条(11)的外端卡在基桩孔(2)内壁的岩石层(4)上,混凝土推动第二扩张器(8)上的第一滑动套板(12)滑向第二扩张器(8)上的卡条(11)并压紧卡条(11); 在第二扩张器(8)和第三段钢筋笼(9)内的混凝土浇注满时,混凝土推动第二扩张器(8)上的第二滑动套板(13)滑向第二扩张器(8)上的卡条(11)并压紧卡条(11),第二扩张器(8)上的卡条(11)的外端卡在基桩孔(2)内壁的岩石层(4)上; 2)在砂土边坡的外表层按照1.5米的间距铺设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16),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16)均埋设在砂土层(3)内且交叉点进行焊接并形成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与相邻的混凝土基桩上的第三段钢筋笼(9)上的钢筋焊接; 3)从边坡底部向上1.8~2米的范围内为第一梯度,对第一梯度的砂土层进行固化: 3.1)在第一梯度的砂土层(3)上均布钻若干个注水孔,并在注水孔内安装注水器(17),相邻注水器(17)之间相隔0.5米,所述注水器(17)包括注水管Ⅰ(18)和包裹在注水管Ⅰ(18)上的土工布Ⅰ(19),注水管Ⅰ(18)上均布设置多个出水孔Ⅰ(20),所述注水管Ⅰ(18)内设置有空气管(21),所述空气管(21)上均布设置多个导气孔(22); 3.2)在第一梯度的砂土层(3)上铺设土工布Ⅱ(23),并在土工布Ⅱ(23)外铺设加压板(24),所述加压板(24)的两端连接在邻近的混凝土基桩(1)上,所述混凝土基桩(1)上设置有对加压板(24)加压的压力器(25),所述注水管Ⅰ(18)伸出土工布Ⅱ(23)和加压板(24),用密封圈对注水管Ⅰ(18)穿过加压板(24)的部位进行密封,通过加压板(24)使第一梯度的砂土层(3)处于密封状态; 3.3)在加压板(24)的内部顶部并靠向砂土层的一侧水平设置一根注水管Ⅱ(26),所述注水管Ⅱ(26)靠向砂土层的一侧均布设置多个出水孔Ⅱ; 3.4)将空气管(21)通过软管与气泵连接,通过注水管Ⅰ(18)和注水管Ⅱ(26)向第一梯度的砂土层(3)内注入细菌,等细菌将整个第一梯度的砂土层(3)润湿透为止; 3.5)通过注水管Ⅰ(18)和注水管Ⅱ(26)向第一梯度的砂土层(3)内注入化学溶液,使第一梯度的砂土层(3)浸泡在化学溶液中,通过气泵向空气管(21)内通入空气,通过导气孔(22)向化学溶液中导入空气以增加氧气成份,能达到提高催化反应速度的目的;在第一梯度的砂土层(3)浸泡1.5-2.5小时后,通过压力器(25)对加压板(24)实施第一阶段加压,压力为0.5公斤力/平方厘米,第一阶段加压时间为1.5-2小时,然后通过压力器(25)对加压板(24)实施第二阶段加压,压力为0.7公斤力/平方厘米,第二阶段加压时间为2-2.2小时,再通过压力器(25)对加压板(24)实施第三阶段加压,压力为0.8公斤力/平方厘米,第三阶段加压后一直保持该压力; 3.6)反应10天后,第一梯度的砂土层(3)固化完毕,拆除压力器(25)、加压板(24)、注水管Ⅱ(26)和土工布Ⅱ(23); 4)在第一梯度的砂土层(3)的上方进行第二梯度的砂土层(3)固化,第二梯度的砂土层(3)的高度为3.5米,按照第一梯度的砂土层(3)的固化方式对第二梯度的砂土层(3)进行固化; 5)重复步骤4),直至剩下的边坡的砂土层(3)固化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土边坡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器(25)包括施压杆(27)、液压缸(28)和压力传感器(29),所述施压杆(2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混凝土基桩(1)上,液压缸(28)的缸体固定在施压杆(27)的另一端上,所述液压缸(28)的活塞杆伸向加压板(24),所述压力传感器(29)设置在液压缸(28)的活塞杆的下部并与加压板(24)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砂土边坡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溶液由氯化铵、碳酸氢钙、尿素和氯化钙混合后添加至水中形式。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