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利用降雨浸润岩质陡坡坡面客土基层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降雨浸润岩质陡坡坡面客土基层的装置及施工方法,属于矿山生态恢复技术领域。本发明装置包括截水沟、PVC管、排水沟、透水石垫片,岩质陡坡的坡顶开设截水沟,截水沟的底部侧壁开设排水通孔且排水通孔向岩质陡坡坡面延伸,岩质陡坡的坡脚开设排水沟,岩质陡坡坡面上固定设置PVC管且PVC管的布置方向与岩质陡坡坡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排水通孔的出水口通过PVC连接管与PVC管顶端的进水口连通,PVC管的底端延伸至排水沟内,PVC管内每隔2~3m设置透水石垫片,PVC管的侧壁均匀开设水流通孔,岩质陡坡坡面上铺设客土层且PVC管均匀埋设在客土层中部。本发明可解决岩质陡坡坡面客土基层容易渗水、蒸发导致干旱,客土基层上的植被存活率低的问题。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云南;53 |
申请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发明人: |
桂跃;刘声钧;赵振兴;张秋敏;方超;刘锐;吴承坤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1-2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0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061237.3 |
公开号: |
CN109853590A |
分类号: |
E02D17/20(2006.01);E;E02;E02D;E02D17 |
申请人地址: |
65009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253号 |
主权项: |
1.一种利用降雨浸润岩质陡坡坡面客土基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截水沟(1)、PVC管(3)、排水沟(5)、透水石垫片(9),岩质陡坡的坡顶(10)开设截水沟(1),截水沟(1)的底部侧壁开设排水通孔且排水通孔向岩质陡坡坡面延伸,岩质陡坡的坡脚(11)开设排水沟(5),岩质陡坡坡面上固定设置PVC管(3)且PVC管(3)的布置方向与岩质陡坡坡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排水通孔的出水口通过PVC连接管与PVC管(3)顶端的进水口连通,PVC管(3)的底端延伸至排水沟(5)内,PVC管(3)内每隔2~3 m设置透水石垫片(9),PVC管(3)的侧壁均匀开设水流通孔,岩质陡坡坡面上铺设客土层(2)且PVC管(3)均匀埋设在客土层(2)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降雨浸润岩质陡坡坡面客土基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PVC管(3)与岩质陡坡坡面的垂直距离为10~15 cm,相邻PVC管(3)的水平间距为1~ 2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利用降雨浸润岩质陡坡坡面客土基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PVC管(3)通过锚钉(4)固定设置在岩质陡坡坡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利用降雨浸润岩质陡坡坡面客土基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PVC管(3)和PVC连接管的内部均填充设置有土工布(6)。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利用降雨浸润岩质陡坡坡面客土基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PVC管(3)和PVC连接管的内部均填充设置有海绵(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利用降雨浸润岩质陡坡坡面客土基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海绵(7)为圆筒柱状海绵,圆筒柱状海绵的空心筒中填充设置腐殖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降雨浸润岩质陡坡坡面客土基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沟内均匀铺设有卵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降雨浸润岩质陡坡坡面客土基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通孔与PVC管(3)、PVC连接管的内径相同,PVC连接管与PVC管(3)的顶端固定连接。 9.一种利用降雨浸润岩质陡坡坡面客土基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岩质陡坡坡面的倾斜度和高度加工PVC管道,并根据坡面的不平整性坡度调整PVC管以保证PVC管与坡面倾斜度一致;在PVC管道的侧壁均匀开设水流通孔,PVC管道内每隔2~ m设置透水石垫片; (2)在岩质陡坡的坡顶开挖截水沟,截水沟底部侧壁均匀开设排水通孔且排水通孔向岩质陡坡坡面延伸; (3)在岩质陡坡的坡脚开挖排水沟; (4)在岩质陡坡坡面均匀布置锚钉,PVC管通过锚钉均匀固定在岩质陡坡坡面,PVC管的布置方向与岩质陡坡坡面的倾斜方向一致并保证PVC管的底端延伸至排水沟内; (5)通过PVC连接管连通PVC管和截水沟底部侧壁的排水通孔; (6)在岩质陡坡坡面上喷播客土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利用降雨浸润岩质陡坡坡面客土基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PVC管道内还填充土工布、海绵或圆筒柱状海绵-腐殖土,步骤(3)的排水沟内铺设卵石。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