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用于山区减脱水河道修复的防渗型阶梯-深潭系统
专利名称: 用于山区减脱水河道修复的防渗型阶梯-深潭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山区减脱水河道修复的防渗型阶梯‑深潭系统,整体呈凹坑状,包括在山区减脱水河道内设置的具有防渗性能的深潭和挡水性能的阶梯,阶梯采用大小不同的石头以相互嵌套方式堆叠在深潭边缘,所述深潭从下至上依次由坑底砂卵石、衬底小碎石、衬底细沙、防渗层、垫层粗沙和表层砂卵石构成,潭坑深度为0.5~2m。本发明通过在砂卵质河床上构建兼具防渗、蓄水性能的阶梯‑深潭系统,可为山区减脱水河道内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基本的避难场所,满足河道生态用水需求。本发明设计简单,施工容易,布设形式和数量因地制宜,无需运行成本,适用于降雨丰富山区的小水电站减脱水河道生态修复,也可应用于降雨少但定期下泄一定流量的坝(闸)下游河道生态治理。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湖北;42
申请人: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发明人: 王振华;李青云;胡艳平;赵良元;龙萌;赵科峰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1-17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0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044470.0
公开号: CN109853460A
代理机构: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孔敏
分类号: E02B3/02(2006.01);E;E02;E02B;E02B3
申请人地址: 430010 湖北省武汉市黄浦大街23号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山区减脱水河道修复的防渗型阶梯-深潭系统,其特征在于:整体呈凹坑状,包括在山区减脱水河道内设置的具有防渗性能的深潭(1)和挡水性能的阶梯(2),阶梯(2)采用大小不同的石头以相互嵌套方式堆叠在深潭(1)边缘,所述深潭(1)从下至上依次由坑底砂卵石(3)、衬底小碎石(4)、衬底细沙(5)、防渗层(6)、垫层粗沙(7)和表层砂卵石(8)构成,潭坑深度为0.5~2m。 2.如权利1要求所述的用于山区减脱水河道修复的防渗型阶梯-深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潭(1)的制作步骤如下: (a)所述坑底砂卵石(3)为潭坑内原有大块卵石或砾石,用衬底小碎石(4)填平坑底砂卵石(3)内随机分布的陷坑,使坑底在河床纵向剖面呈凹陷圆弧形,粒径为1~4cm,在填平坑底砂卵石(4)内陷坑后布设厚度为5~8cm; (b)衬底细沙(5)作为防渗层(6)的底部衬砌物,布设于衬底小碎石(4)之上和防渗层(6)之下,粒径小于0.35mm,布设厚度5~7cm; (c)防渗层(6)利用防渗土工布或当地黏土材料进行处理; (d)垫层粗沙(7)作为防渗层(6)的顶部衬砌物,布设于防渗层(6)上面,粒径为0.5~2mm,厚度5~8cm; (e)仿照天然河床的砂卵结构,在垫层粗沙(7)之上布设表层砂卵石(8),使深潭(1)达到水生生物栖息地条件。 3.如权利2要求所述的用于山区减脱水河道修复的防渗型阶梯-深潭系统,其特征在于:防渗层(6)选用防渗土工布为1~3mm厚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若选用黏土,需结合黏土渗透系数、潭坑水位、保水时间,利用达西定律推算确定压实黏土的厚度。 4.如权利2要求所述的用于山区减脱水河道修复的防渗型阶梯-深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砂卵石(8)由卵石、砾石、石块、小碎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5.如权利1要求所述的用于山区减脱水河道修复的防渗型阶梯-深潭系统,其特征在于:阶梯(2)高度为0.5~1m,起拦水、护潭作用。 6.如权利1要求所述的用于山区减脱水河道修复的防渗型阶梯-深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型阶梯-深潭系统的大小依据具体河床中现有潭坑形状而定,呈单个布设或多个分散或连续布设,其布设数量依据具体减脱水河道内生态用水需求以及各个潭坑的蓄存水量而定。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