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移动式浅吃水四维旅游平台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浅吃水四维旅游平台,包括多个平台上浮体,于所述平台上浮体的下表面布置多个平台下浮体,上层建筑总成布置于平台上浮体的表面,于所述上层建筑总成的上方还布置穹顶总成。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适合沿海潜水区域,平台下浮体均匀布置于平台上浮体底部,根据实际部署海域风浪流环境及平台主尺度,控制平台下浮体的高度,减少或避免平台上浮体下表面受到的波浪抨击。平台下浮体呈同向阵列布置,使平台下浮体布置的方向与波浪传播方向一致,减小波浪对结构的作用,耐波性好。本发明中穹顶可以显示逼真的模拟影像,以达到模拟不同时空环境的效果。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发明人: |
郑文慧;吴小峰;汤明刚;叶永林;张华;李紫麟;于涛;路振;陈颖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3-1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14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203173.6 |
公开号: |
CN109878650A |
代理机构: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孙力坚;聂启新 |
分类号: |
B63B35/44(2006.01);B;B63;B63B;B63B35 |
申请人地址: |
214082 江苏省无锡市山水东路222号 |
主权项: |
1.移动式浅吃水四维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平台上浮体(2),于所述平台上浮体(2)的下表面布置多个平台下浮体(1),上层建筑总成(3)布置于平台上浮体(2)的表面,于所述上层建筑总成(3)的上方还布置穹顶总成(4); 所述上层建筑总成(3)包括第一上层建筑(31)、第二上层建筑(32)及第三上层建筑(33),所述第二上层建筑(32)及第三上层建筑(33)以所述第一上层建筑(31)为中心对称布置; 所述穹顶总成(4)包括第一穹顶(41)、第二穹顶(42)及第三穹顶(43),所述第一穹顶(41)布置于第一上层建筑(31)的一侧顶部与第二上层建筑(32)顶部之间,所述第二穹顶(42)布置于第一上层建筑(31)另一侧顶部与第三上层建筑(33)顶部之间,所述第三穹顶(43)布置于第一上层建筑(31)的顶部外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浅吃水四维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各平台下浮体(1)呈同向阵列并均匀布置于平台上浮体(2)的底部,所述平台下浮体(1)为矩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浅吃水四维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层建筑(31)、第二上层建筑(32)、第三上层建筑(33)、第一穹顶(41)、第二穹顶(42)及第三穹顶(43)组合构成“莲花”型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浅吃水四维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层建筑(31)构成“莲花”型结构的花蕊并位于平台上浮体(2)的中心,所述第二上层建筑(32)、第三上层建筑(33)、第一穹顶(41)、第二穹顶(42)均为“花瓣”型;于所述莲花型结构的底部、在靠近第二上层建筑(32)处设置第一花托(71),在靠近第三上层建筑(33)处设置第二花托(7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浅吃水四维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上层建筑(31)和第二上层建筑(32)之间、在靠近第一上层建筑(31)内侧的平台处还设置用于停泊游艇的第一船艇停泊平台(61);于所述第三上层建筑(33)和第二上层建筑(32)之间、在靠近第三上层建筑(33)内侧的平台处还设置用于停泊游艇的第二船艇停泊平台(6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浅吃水四维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三穹顶(43)的左右两端均布置用于直升机起降的第一停机坪(81)和第二停机坪(82)。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