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用于气体存储和运输的装置 |
摘要: |
用于存储和运输诸如压缩天然气(CNG)的压缩流体的组件,其包括多根管、下支承件、侧支承件和力机构,其中,多根管存储在诸如轮船或驳船的船舶中或其上的货物船舱中,且六角形堆叠,力机构非常有力将管向下压,使得其不能相对于彼此移动或相对于船舶移动,在船舶上力机构位于随时服务的状态。管中的每根之间的摩擦使得多根管在其结构方面作为船舶的部分。多根管中的每根管均连接至歧管系统,以允许装卸和卸载压缩的流体。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澳大利亚;AU |
申请人: |
GEV技术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帕特里克·约翰·菲茨帕特里克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7-08-0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14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780061494.6 |
公开号: |
CN109890693A |
代理机构: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达佐;王艳春 |
分类号: |
B63B25/14(2006.01);B;B63;B63B;B63B25 |
申请人地址: |
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 |
主权项: |
1.一种用于运输流体的组件,包括: a.货物货仓,包括下支承件和侧支承件,其中所述侧支承件在所述下支承件的每个侧部上;以及 b.多根管,用于容纳流体,所述多根管中的每根管均具有至少一个开放的端部,所述多根管在所述侧支承件之间支承在所述下支承件上;以及 c.所述多根管以六角形方式堆叠,其中,邻近的管之间线性接触;以及 d.上力构件,配置成经由力机构有力地向下压在所述多根管上,以向堆叠在货物区域中的所述多根管施加足够的压力,使得所述管之间的摩擦会防止所述管的任何显著的相对运动,所述相对运动由驳船或轮船的运动或由所述驳船或所述轮船的弯曲或由温度差或压力差引起的拉紧引起,以及 e.流体线系统,连接至所述多根管的所述开放的端部,用于向所述管加注流体和卸载流体;以及 f.驳船或轮船,所述多根管安装在所述驳船或所述轮船上或安装在所述驳船或所述轮船内,以允许运输所存储的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管由钢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流体容纳管由多根空管围绕,所述多根空管的外直径与所述流体容纳管的外直径大致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力机构是在所述货仓下梁与所述货仓的顶部固定甲板之间的多个千斤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摩擦元件放置在所述管之间。该摩擦元件可使所述管的表面变粗糙或以其他方式制备所述管的表面以使所述管之间的摩擦最大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货物货仓中的空间填充有例如氮气的惰性气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力机构包括紧固机构,以允许在施加第一力之后将所述上力构件向下压以覆盖所述多根管,以适应所述多根管中的沉降。 8.一种方法,其中,在船舶上或在船舶中承载的多根六角形堆叠管非常有力地压在一起,使得所述船舶的任何运动,包括所述船舶本身的弯曲,不导致管所述管本身之间或所述管与所述船舶之间的相对运动。换言之,所述多根管有助于提高所述船舶的强度,并且因而所述多根管和所述船舶一起移动,如同所述多根管和所述船舶为整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船舶是驳船。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船舶是轮船。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管用作压力容器。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管承载诸如压缩天然气的压缩气体。 13.一种流体运输组件,包括: 下支承件,具有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 第一侧支承件,附着至所述下支承件的所述第一侧部,所述第一侧支承件大致垂直于所述下支承件; 第二侧支承件,附着至所述下支承件的所述第二侧部,所述第二侧支承件大致垂直于所述下支承件; 其中,所述第一侧支承件、所述下支承件和所述第二侧支承件限定管接收区域; 多根管,以六角形模式堆叠在所述下支承件上、堆叠在所述侧支承件之间、堆叠在所述管接收区域中; 顶部支承件,在所述管接收区域上方; 力构件,邻近所述下支承件、所述第一侧支承件、所述第二侧支承件和所述顶部支承件,所述力构件用于有力地施加压力至所述多根管,以用于将压力施加至所述多根管,从而增大所述多根管中的邻近管之间的、以及在所述多根管中的管与从所述下支承件、所述第一侧支承件、所述第二侧支承件和所述顶部支承件选择的邻近的结构件之间的静摩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流体运输组件,其中: 所述力机构在力方向上施加力;以及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在垂直于所述力方向上提供约束。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流体运输组件,还包括: 应力传递结构,用于传递由所述力机构通过施加压力而产生的集中应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流体运输组件,其中,所述应力传递结构是在所述力机构与所述多根管之间的一层空管。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流体运输组件,其中,所述应力传递结构是围绕所述多根管的一层空管。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流体运输组件,还包括将所述多根管中的每根均连接至加注或排放机构的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流体运输组件,其中,所述加注或排放机构是歧管系统。 20.一种流体运输组件,包括: 轮船,具有船体、前货物舱壁、后货物舱壁和中心线纵向舱壁,其中所述中心线纵向舱壁用于将所述船体分成右舷货物船舱和左舷货物船舱; 多个底部支承构件,并入所述船体的底部; 多个侧支承构件,包括右舷船体侧支承构件、右舷中心线侧支承构件、左舷船体侧支承构件、左舷中心线侧支承构件; 其中,所述多个侧支承构件和所述多个底部支承构件等距间隔开,并且沿着所述船体的长度彼此对齐; 多根管,在所述右舷船体中,所述管从所述前货物舱壁的近端延伸至所述后货物舱壁的近端,所述多根管以六角形模式堆叠,所述多根管限定外层管和内部组管; 多根管,在所述左舷船体中,所述多根管具有邻近所述前货物舱壁的第一端部,所述多根管具有邻近所述后货物舱壁的第二端部,所述多根管以六角形模式堆叠,所述多根管限定外层管和内部组管; 顶部支承构件(固定),在所述右舷船体中的多根管的上方以及在所述左舷船体中的多根管的上方; 力梁,邻近所述多根管的上部; 多个顶部力机构,例如千斤顶,在所述顶部支承构件与所述力梁之间,所述多个顶部力机构中的每个均与所述多个侧支承构件中的一个对齐,其中,所述顶部力机构设置有支撑臂,用于防止纵向载荷将所述力梁推偏,其中,所述支撑臂在第一端部处附着至所述力梁,以及在第二端部处附着至所述力机构; 其中,所述外层管用于保持为空,且用于分配由所述力机构生成的载荷; 歧管系统,邻近所述多根管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用于加注和排放所述管。 21.一种流体运输组件,包括: 多个底部支承构件; 多个侧支承构件; 其中,所述多个侧支承构件和所述多个底部支承构件等距间隔开,并且沿着所述组件的长度彼此对齐,所述侧支承构件和所述底部支承构件限定管接收区域; 多根管,在所述管接收区域中,所述多根管以六角形模式堆叠,所述多根管限定外层管和内部组管; 顶部支承构件(固定),在所述管接收区域中的所述多根管的上方,并且在所述多根管的上方; 力梁,邻近所述多根管的上部; 多个顶部力机构,例如千斤顶,在所述顶部支承构件与所述力梁之间,所述多个顶部力机构中的每个均与所述多个侧支承构件中的一个对齐,其中,所述顶部力机构设置有支撑臂,用于防止纵向载荷将所述力梁推偏,其中,所述支撑臂在第一端部处附着至所述力梁,以及在第二端部处附着至所述力机构; 其中,所述外层管用于保持为空,以及用于分配由所述力机构生成的载荷; 歧管系统,邻近所述多根管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用于加注和排空所述管。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流体运输组件,其中,所述组件位于船舶的船体内。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流体运输组件,其中,所述组件位于船舶的甲板上。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