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武合铁路行车组织及站场设备适应性研究
论文题名: 武合铁路行车组织及站场设备适应性研究
关键词: 行车组织;站场设备;铁路运输;通过能力
摘要: 2004年国家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标志着我国铁路新一轮大规模建设即将展开。 新建铁路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200km/h客货共线铁路,但是200km/h客货共线情况下的许多问题都是一个空白,设计的规范和理论都还处于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这样设计方案是否能较好地适应设计铁路的客货运量情况,相应的设备设施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否能较好地适应日常运输组织工作的需要,是否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整个设计方案是否协调、高效,都需要认真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论文以正在建设的武汉-合肥铁路为背景,进行下列内容的研究: 1、武合铁路行车组织模式和开行方案适应性分析,分析在不同行车量情况下合理的行车组织模式; 2、武合铁路站间距和到发线适应性分析,讨论合理站间距离和车站合理的到发线数目; 3、武合铁路近期及远期通过能力的适应性分析,在满足一定速度的基础上使线路的通过能力处于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 4、武合铁路设计方案的整体适应性评价。
作者: 张鹏
专业: 安全技术及工程
导师: 黄兴建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06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