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
专利名称: 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
摘要: 在吸能盒(4)的内部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肋(46、47)。在保险杠横梁(6)的内部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肋(66、67)。吸能盒(4)的肋(46、47)和保险杠横梁(6)的肋(66、67)布置在近似相等的高度上。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日本;JP
申请人: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发明人: 田代邦芳;黑田一平;中村悟志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7-10-1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2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780068446.X
公开号: CN109923002A
代理机构: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煜
分类号: B60R19/34(2006.01);B;B60;B60R;B60R19
申请人地址: 日本国广岛县安芸郡府中町新地3番1号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在上述车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前侧架,在上述前侧架的车辆前端部分别安装有吸能盒,在左右的上述吸能盒的车辆前端部安装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横梁,上述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的特征在于: 上述吸能盒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筒状,在该吸能盒的内部设置有肋,上述肋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与该吸能盒的内表面相连续, 上述保险杠横梁形成为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筒状,在该保险杠横梁的内部设置有肋,上述肋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与该保险杠横梁的内表面相连续, 上述吸能盒的上述肋与上述保险杠横梁的上述肋布置在近似相等的高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吸能盒的内部,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肋及第二肋,上述第一肋与上述第二肋在上下方向上彼此之间留出间隔而设, 在上述保险杠横梁的内部,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肋及第二肋,上述第一肋与上述第二肋在上下方向上彼此之间留出间隔而设, 上述吸能盒的上述第一肋与上述保险杠横梁的上述第一肋布置在近似相等的高度上,并且,上述吸能盒的上述第二肋与上述保险杠横梁的上述第二肋布置在近似相等的高度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能盒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上壁部和下壁部, 上述保险杠横梁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上板部和下板部, 上述吸能盒的上述上壁部与上述保险杠横梁的上述上板部布置在近似相等的高度上,并且,上述吸能盒的上述下壁部与上述保险杠横梁的上述下板部布置在近似相等的高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能盒的上述肋是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肋, 在上述吸能盒的内部设置有纵肋,上述纵肋从上述横肋延伸至该吸能盒的上壁部或下壁部,并且,上述纵肋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上述保险杠横梁具有位于车辆后侧的后板部, 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布置为上述吸能盒的上述纵肋与上述保险杠横梁的上述后板部重叠, 上述吸能盒的上述纵肋的肋厚被设定为比上述保险杠横梁的上述后板部的板厚薄。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