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电致塑性热效应与非热效应解耦分离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电致塑性热效应与非热效应解耦分离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致塑性热效应与非热效应解耦分离方法,通过设计涵盖大电流与小电流、异步与同步加载、电流加热与传统热传导/热辐射加热的一套对比实验方法,利用了各个实验自身优点,避免了单一实验不能有效地剥离热效应的影响,最终证实非热效应的存在,实现热效应与非热效应的解耦分离,并探明电致塑性主要作用对象为位错,非热效应主要体现在电流改变了位错间的相互作用状态,降低了位错运动的晶格阻力,促进了滑移,同时得到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受温度影响的规律。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陕西;61
申请人: 西北工业大学
发明人: 李恒;王雨菲;丁俊豪;边天军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4-04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25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268453.5
公开号: CN109932388A
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兴林
分类号: G01N25/12(2006.01);G;G01;G01N;G01N25
申请人地址: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
主权项: 1.一种电致塑性热效应与非热效应解耦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预变形金属材料试样进行大电流异步加载实验,获取大电流异步加载实验下的加工硬化率变化和延伸率恢复情况; 对预变形金属材料试样进行传统炉加热方式下的退火热处理实验,获取退火热处理实验下的加工硬化率变化和延伸率恢复情况; 根据所述大电流异步加载实验下的加工硬化率变化和延伸率恢复情况和所述退火热处理实验下的加工硬化率变化和延伸率恢复情况,得到热效应的信息; 对金属材料试样进行小电流同步加载实验,获取小电流同步加载实验下的应力应变和加工硬化率的影响; 对金属材料试样进行等温热拉伸实验,获取等温热拉伸实验下的应力应变和硬化指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根据所述小电流同步加载实验下的应力应变和加工硬化率的变化和所述等温热拉伸实验下的应力应变和硬化指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得到非热效应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塑性热效应与非热效应解耦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预变形金属材料试样进行大电流异步加载实验,获取大电流异步加载实验下的加工硬化率变化和延伸率恢复情况,具体包括: 对金属材料试样加载一定的预应变量,再进行大电流异步加载实验,实验过程中大电流密度为30A/mm2~60A/mm2,加载次数为1~3次,单次持续10s,每次间隔30s,获取大电流异步加载实验下的加工硬化率变化和延伸率恢复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塑性热效应与非热效应解耦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预变形金属材料试样进行大电流异步加载实验和对预变形金属材料试样进行传统炉加热方式下的退火热处理实验后,将实验后的金属材料空冷至室温,对冷却至室温的金属材料进行单轴拉伸直至断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塑性热效应与非热效应解耦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金属材料试样进行小电流同步加载实验和对金属材料试样进行等温热拉伸实验时均拉伸至断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塑性热效应与非热效应解耦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有的单轴拉伸的应变速率为10-3s-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塑性热效应与非热效应解耦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电流异步加载实验和退火热处理实验的目标温度范围为500℃~850℃,所述小电流同步加载实验和等温热拉伸实验的目标温度范围为18℃~9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塑性热效应与非热效应解耦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金属材料试样进行小电流同步加载实验,获取小电流同步加载实验下的应力应变和加工硬化率的影响,具体包括: 对金属材料试样进行小电流同步加载实验,实验过程中小电流密度为6A/mm2~10A/mm2,加载时间小于或等于单轴拉伸时间,获取小电流同步加载实验下的应力应变和加工硬化率的影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致塑性热效应与非热效应解耦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电流同步加载实验的电流加载阶段采用弹性阶段或塑性阶段。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