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汽车除霜除雾装置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汽车清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除霜除雾装置,包括外壳体以及位于外壳体的顶端的把手,所述外壳体的底端嵌入设置有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的顶端靠近外壳体的内侧嵌入设置有蓄电池,且加热结构的底端套接有海绵块,所述加热结构与海绵块的外侧共同套接有保护。本发明通过电热丝对导热板进行加热,通过导热板对海绵块进行传热,使海绵块保持一定的温度,从而可以轻松高效地除去汽车玻璃上的霜雾,通过魔术母贴和魔术子贴使海绵块和加热结构粘贴在一起,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直接从加热结构上撕下海绵块,从而方便清洗海绵块,通过保护盖遮住海绵块,避免了海绵体上落入灰尘,造成了汽车玻璃二次污染。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西;45 |
申请人: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发明人: |
马亚勤;覃雪莲;黄光日;蒋扬初;孔德就;何淑洁;彭丽红;卢海鑫;程明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3-2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6-2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242881.0 |
公开号: |
CN109910828A |
代理机构: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韦剑思;黄启行 |
分类号: |
B60S3/04(2006.01);B;B60;B60S;B60S3 |
申请人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学东路176号 |
主权项: |
1.一种汽车除霜除雾装置,包括外壳体(1)以及位于外壳体(1)的顶端的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底端嵌入设置有加热结构(4),所述加热结构(4)的顶端靠近外壳体(1)的内侧嵌入设置有蓄电池(3),且加热结构(4)的底端套接有海绵块(5),所述加热结构(4)与海绵块(5)的外侧共同套接有保护盖(6),所述保护盖(6)的内侧壁的上端开设有两组限位孔(7); 所述加热结构(4)包括加热壳(41),所述加热壳(4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池壳(42),且加热壳(41)的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48),所述加热壳(41)的前后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弹簧柱(45),且加热壳(41)的前侧的中部嵌入设置有开关键(46),所述加热壳(41)的底端靠近导热板(4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魔术母贴(44),且加热壳(41)的内侧的上端设置有反射板(49),所述反射板(49)的内部设置有电热丝(40),所述电池壳(42)的顶端的中部开设有电池槽(43),且电池壳(42)的前后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卡扣(4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除霜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键(46)和电热丝(40)均通过导线与蓄电池(3)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3)嵌入在电池槽(43)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除霜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42)嵌入在外壳体(1)的内侧,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壁开设有两组凹槽,所述卡扣(47)嵌入在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除霜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块(5)包括海绵体(51),所述海绵体(51)的顶端的中部开设有导热板槽(53),且海绵体(51)的顶端靠近导热板槽(5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魔术子贴(5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除霜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48)嵌入在导热板槽(53)的内侧,所述魔术母贴(44)与魔术子贴(52)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除霜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柱(45)包括导套(451),所述导套(451)的顶端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柱(452),所述导套(451)和滑柱(452)的内部共同设置有复位弹簧(45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除霜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452)嵌入在限位孔(7)的内侧,所述导套(451)嵌入在加热壳(41)的外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除霜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48)为一种紫铜材质的构件,所述反射板(49)为一种镀铝锌钢板材质的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除霜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体(51)和加热壳(41)均位于保护盖(6)的内侧,所述保护盖(6)与加热壳(41)通过弹簧柱(45)连接。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