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自动操控起伞和回收的冲压翼伞
专利名称: 自动操控起伞和回收的冲压翼伞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操控起伞和回收的冲压翼伞,能够自动完成起伞、落伞、回收等动作。包括:伞衣、载荷舱和设置在载荷舱上的牵引绳,伞衣通过翼伞操纵绳与载荷仓相连;此外还包括:自动伸缩机构、自动升降机构和设置在载荷舱内的控制单元。起伞时升降杆上升,同时自动伸缩机构展开,此时冲压翼伞升高和展开,在风力作用下迅速升起并提升载荷升空,升降杆回落到初期状态。下落时,在牵引绳拉力作用下降落,当载荷舱到达指定位置后,升降杆升起与自动伸缩机构对接,对接成功后升降杆带动自动伸缩机构下降,伸缩机构同步收缩,完成回收动作,并为下一次自动放飞做好准备。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广东;44
申请人: 深圳市百川融创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松林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6-27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25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0999601.1
公开号: CN209023123U
代理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代理人: 仇蕾安;杨志兵
分类号: B64C31/036(2006.01);B;B64;B64C;B64C31
申请人地址: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入驻深圳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
主权项: 1.自动操控起伞和回收的冲压翼伞,包括:伞衣(1)、载荷舱(4)和设置在所述载荷舱(4)上的牵引绳(5),所述伞衣(1)通过一根以上翼伞操纵绳(6)与载荷舱(4)相连;所述牵引绳(5)与设置在地面或甲板上的绞车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伸缩机构(2)、自动升降机构(3)和设置在所述载荷舱(4)内的控制单元; 所述自动升降机构(3)设置在所述载荷舱(4)与所述伞衣(1)之间,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自动升降,从而带动所述伞衣(1)升降; 所述自动伸缩机构(2)设置在所述伞衣(1)下翼面,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自动伸缩从而带动所述伞衣(1)展开和收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操控起伞和回收的冲压翼伞,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升降机构(3)包括:升降杆(24)、电磁铁(25)、磁铁底座(26)和电缆绳(23),所述磁铁底座(26)安装在自动伸缩机构(2)的底部;所述升降杆(24)的底部与所述载荷舱(4)相连,顶部设置有用于和所述磁铁底座(26)配合的电磁铁(25),所述升降杆(24)为电动升降杆,能够在设置在载荷舱(4)内的动力单元的作用下竖直升降;设置在所述升降杆(24)中心孔内的电缆绳(23)一端分别与电磁铁(25)和自动伸缩机构(2)相连,另一端与载荷舱(4)内的控制单元相连,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电缆绳(23)分别向电磁铁(25)和自动伸缩机构传输控制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操控起伞和回收的冲压翼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绳(23)包括:外护套、两根以上电缆、抗拉绳、抗拉绳接头和电缆接头;所述抗拉绳设置在外护套内部,用于承载拉力;在所述抗拉绳与所述外护套之间的环形空腔内设置两根以上电缆,然后在该环形空腔内填充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用于保护电缆,并使电缆之间相互隔离并定位; 在所述电缆绳(23)的两端均设置有抗拉绳接头和电缆接头,所述抗拉绳接头与外护套内部的抗拉绳相连,电缆接头为与外护套内部的电缆相连的转换接头; 所述电缆绳(23)一端的抗拉绳接头与载荷舱(4)相连,另一端的抗拉绳接头与自动伸缩机构相连;所述电缆绳(23)一端的电缆接头与载荷舱(4)内的控制单元相连,另一端的电缆接头分别与电磁铁(25)和自动伸缩机构(2)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操控起伞和回收的冲压翼伞,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伸缩机构(2)包括动力单元、伸缩杆(9)和两个以上伸缩单元;用于为伸缩杆(9)的竖直伸缩提供动力的动力单元设置在所述伸缩杆(9)底部,伸缩杆(9)的顶部作为伸缩杆头(10)与所述伞衣(1)相连;在所述伸缩杆头(10)分布有两个以上用于带动所述伞衣(1)展开和收拢的伸缩单元,当所述伸缩杆(9)伸长或收缩时,带动与之相连的伸缩单元伸展或收拢,从而带动伞衣(1)展开或收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操控起伞和回收的冲压翼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单元的一端与伸缩杆头(10)相连,另一端沿伞衣(1)的纵向延伸,以带动所述伞衣(1)沿纵向展开或收拢;所述伸缩单元为四连杆组,所述四连杆组由两个以上四连杆沿伞衣(1)纵向依次串联后形成;所述四连杆为四个杆件依次首尾铰接后形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四连杆有四个关节(11),每个铰接处为一个关节,其中两个关节沿伞衣(1)的纵向,另外两个关节沿伞衣(1)的横向,每个关节处的两个杆件能够绕该关节处的铰接点转动; 所述四连杆组纵向延伸端的端部作为连杆固定端(12)与伞衣(1)相连,且每个四连杆的四个关节中横向的两个关节作为活动关节(11)与所述伞衣(1)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操控起伞和回收的冲压翼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的活动关节(11)与伞衣(1)连接方式为:令在活动关节(11)处相连的两个杆件分别为内连杆(16)和外连杆(15),所述内连杆(16)的端部设置柱形结构作为内关节(14),外连杆(15)的端部设置中空套筒作为外关节(13),所述内关节(14)同轴套装在外关节(13)内部,能够绕其轴线转动; 在所述外连杆(15)与外关节(13)的连接处以及外关节(13)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和所述伞衣(1)相连的翼伞连接布A(18),所述翼伞连接布A(18)上设置有缝线孔,通过所述缝线孔将伞衣(1)与翼伞连接布A(18)缝合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操控起伞和回收的冲压翼伞,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固定端(12)与所述伞衣(1)的连接方式为:在所述连杆固定端(12)设置有翼伞连接布B(20),所述翼伞连接布B(20)上设置有缝线孔,通过所述缝线孔将伞衣(1)与翼伞连接布B(20)缝合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操控起伞和回收的冲压翼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头(10)与所述伞衣(1)的连接方式为:在所述伸缩杆头(10)的端面上设置有翼伞连接布C(22),所述翼伞连接布C(22)上设置有缝线孔,通过所述缝线孔将伞衣(1)与翼伞连接布C(22)缝合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自动操控起伞和回收的冲压翼伞,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翼伞连接布上均设置有压布板。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