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管廊巡检装置
专利名称: 管廊巡检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廊巡检装置,包括设置在管廊内的轨道、安装在所述轨道上的轨道车及用于对巡检无人机的蓄电池充电的充电装置,巡检无人机能够通过对接装置与对应轨道车连接及分离。在本申请提供的管廊巡检装置中,通过在管廊内设置轨道,且设置能够沿轨道运动的轨道车,使得当巡检无人机与轨道车连接时,通过轨道车带动巡检无人机运动,避免巡检无人机在工作时耗能较多的情况。同时通过在管廊巡检装置设置对巡检无人机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可以实现对巡检无人机的蓄电池进行充电,使得巡检无人机在管廊内充电后即可使用,进而提高了巡检无人机的工作效率。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彬;甄鹏飞;李晓娇;徐彬;马罡;邢志强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4-2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28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349663.7
公开号: CN109941437A
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焕;李海建
分类号: B64C39/02(2006.01);B;B64;B64C;B64C39
申请人地址: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东大街338号创客广场A1-06-005
主权项: 1.一种管廊巡检装置,包括巡检无人机(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管廊(1)内的轨道(2)、安装在所述轨道(2)上的轨道车(3)及用于对所述巡检无人机(4)的蓄电池充电的充电装置,所述巡检无人机(4)能够通过对接装置与对应所述轨道车(3)连接及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设置在所述轨道车(3)上,当所述巡检无人机与所述轨道车(3)连接时,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充电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廊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轨道车(3)供电方式相同,且所述充电装置能够与所述巡检无人机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为无线充电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管廊(1)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防火门(5)之间的管廊(1)内均设有所述轨道(2)及轨道车(3),所述轨道车(3)能够带动所述巡检无人机(4)沿所述轨道(2)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廊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充电装置安装在所述对接装置上,当所述巡检无人机与所述轨道车(3)连接时,所述充电装置对所述巡检无人机(4)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廊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3)包括滑块及中间舱,所述滑块位于轨道(2)的滑槽内,中间舱位于所述滑块下部,且所述中间舱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轨道车(3)行驶,所述对接装置位于所述中间舱的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廊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3)上设有第一视觉标记; 还包括设置在管廊(1)上的若干处位置的UWB基站(7),所述UWB基站(7)用于对所述巡检无人机(4)在管廊(1)内部定位; 所述巡检无人机(4)包括: 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UWB标签(49),所述定位装置通过测量UWB标签(49)与布置在管廊(1)内的所述UWB基站(7)之间的距离来获取所述巡检无人机(4)巡检时在所述管廊(1)全局的位置; 第一定位摄像头(46),所述第一定位摄像头(46)位于所述巡检无人机(4)的顶端,所述第一定位摄像头(46)镜头朝上,且用来检测和识别第一视觉标记,并通过视觉手段获取所述巡检无人机(4)与轨道车(3)的相对位姿,为所述巡检无人机(4)提供定位信息,实现对接; 超声波传感器(47),所述超声波传感器(47)分布于所述巡检无人机(4)的四周,通过对周围障碍物的测量,实现自主避障; 巡检摄像头(43),所述巡检摄像头(43)用于摄像管廊(1)内部状态; 管廊检测传感器(44),所述管廊检测传感器(44)与所述巡检摄像头(43)连接,且集成在所述巡检无人机(4)的云台上,用于检测管廊(1)的运行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廊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面监测控制台(6)、设置在防火门(5)上的第二视觉标记,所述巡检无人机(4)还包括用于识别所述第二视觉标记的第二定位摄像头(48),所述第二定位摄像头(48)位于所述巡检无人机(4)的侧端,对所述巡检无人机(4)飞行方向导向,所述地面监测控制台(6)通过数据传输装置(414)与所述巡检无人机(4)进行通信,并获取所述巡检无人机(4)在管廊(1)内的巡检信息。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