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发动机护板
专利名称: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发动机护板
摘要: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发动机护板,包括护板本体、通风口单元一、通风口单元二、落水孔、一组加强筋、锯齿状边缘和一组装配孔,所述通风口单元一和通风口单元二设置在护板本体相对的两个角部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梯形结构的护板本体的相对的两个角部上设置通风口单元一和通风口单元二,并且通风口单元一和通风口单元二的通风口相对设置,使得从通风口单元一进入的风从通风口单元二排出,提高了护板本体内气体流动性,同时设置在两个相对角部的通风口结构,使得气体流动时能够贯穿这个发动机,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设置的锯齿状边缘方便与车身进行固定对接,并通过其他三个边缘设置的装配孔将护板本体固定在车身上,结构稳定可靠。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苏州英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吕文武;朱亮;曲四红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0-23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0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718987.0
公开号: CN209051382U
代理机构: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马广旭
分类号: B60R13/08(2006.01);B;B60;B60R;B60R13
申请人地址: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镇岳王岳镇村(台资科技创新产业园)
主权项: 1.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板本体(1)、通风口单元一(2)、通风口单元二(3)、落水孔(4)、一组加强筋(5)、锯齿状边缘(6)和一组装配孔(7),所述护板本体(1)为边缘凸起,并且护板本体(1)内部设有凹陷腔体(9),所述一组加强筋(5)在护板本体(1)内纵横相接,所述加强筋(5)在护板本体(1)上形成一组凹槽(8),所述凹槽(8)内设有落水孔(4),所述护板本体(1)整体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锯齿状边缘(6)设置在护板本体(1)的一侧,所述装配孔(7)设置在护板本体(1)的四个边缘,所述通风口单元一(2)设置在护板本体(1)设有锯齿状边缘(6)的下端角部上,所述通风口单元二(3)设置在护板本体(1)与通风口单元一(2)对角设置的另一个角部上,所述落水孔(4)、加强筋(5)、锯齿状边缘(6)、装配孔(7)和凹槽(8)沿护板本体(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单元一(2)为两个,所述通风口单元一(2)包括第一通风口(21)、第一挡风板(22)和第一连接板(23),所述第一挡风板(22)设置在凹陷腔体(9)内,所述第一连接板(23)连接第一挡风板(22)和护板本体(1),所述第一挡风板(22)向凹陷腔体(9)内倾斜设置,并且第一挡风板(22)与护板本体(1)形成第一通风口(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板(22)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单元二(3)包括一组第二通风口(31),所述第二通风口(31)上设有第二挡风板(32),所述第二挡风板(32)的一侧边缘与护板本体(1)连接,并且第二挡风板(32)向凹陷腔体(9)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挡风板(32)两侧边缘与护板本体(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板(33),所述第二挡风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形成设置在凹陷腔体(9)内的截面为三角形的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状边缘(6)上设有凸部(61),所述凸部(61)的截面为弧形,并且凸部(61)朝向远离凹陷腔体(9)的一侧弯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本体(1)与通风口单元二(3)之间设有凸台(10),所述凸台(10)的表面为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口(21)和第二通风口(31)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状边缘(6)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安装座(62)。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